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7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琳 《决策探索》2011,(21):10-10
这几日,两则有关公车的新闻吸引了不少眼球。一则,湖北广水官员调任带走公车成“惯例”,有的官员知道自己要调走,专门在临走前买好新车以备带走,有的调任后还会配新车,带走的直接给了亲戚用;二则,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局执法支队支队长擅自私用公车出境遭网友曝光,已被免职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金布律>出现于商鞅变法以后的泰国,是战国晚期到汉代特有的法律篇目.根据云梦秦简与张家山汉简,汉初<金布律>经过了一些修改,同时又有<金布令>与之并行.<金布律>与<金布令>的主要内容有:关于货币管理,关于官府仓库、牲畜管理及损害赔偿,关于抚恤伤亡士兵、奴婢分配等规定.随着<金布令>等的陆续颁布,<金布律>遭受冷遇.曹魏建立后,改革法律,取消<金布律>与<金布令>,其内容分别被调整合并于其他篇目.  相似文献   
13.
一语惊坛     
“令”行“禁”不止,“量价齐飞”见怪不怪;见“针”不见“血”,“越调越涨”几成定律! 穷人太穷,富者巨富;权利在手,更显神通;畸形社会,空谈人格;钱权生傍,倒也寻常!  相似文献   
14.
朱宗义 《现代交际》2014,(5):132-132
家庭好比一株大树的根,只有根深,才有枝繁叶茂、花簇果繁。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养成教育,他教会孩子最基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对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项彬(安徽大学法律系合肥230039)关键词支付令,督促程序,诉讼程序,异议督促程序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适当惜鉴外国民事诉讼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增加规定的一个独立程序,督促程序...  相似文献   
16.
词体中"小令"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涵义.大体看来,它由偏重演唱的酒令形式发展而来,逐渐成为集音乐与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态,又最终固定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本文试图对这一源流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同时,就如何界定"小令"的问题进行一番思索.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已愈来愈严重,但是由于传统原因相关法律法规却未对家庭暴力作出有效规制,尤其是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济措施规定寥寥.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立法例将英美国家中普遍存在之民事保护令制度引入立法,从而强化对家庭暴力受害人之保护.本文着重介绍了英美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对民事保护令制度之规定并检讨了我国引进该制度之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以期对我国立法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鉴于公车消费产生的公共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弊病,从中国公车改革背景入手,通过对国外公务用车制度的介绍和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公车改革的分析,从消费经济和城市交通两个方面对公车改革给私人轿车拥有和使用的影响进行剖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将公车改革对私人轿车数量的影响定量化,进而由此得出结论,公车改革将激发私人轿车的拥有和使用,同时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官员心目中,原来“行车难、停车难”只是“行汽车难、停汽车难”。毫不顾及普通民众出行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攻击防御方法"之平衡--简论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原则要求法院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不仅应消极对待双方当事人,而且要积极辅助在"攻击防御方法"掌控上出于弱势的一方当事人.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和律师收集证据的手段和程序之规定既不利于当事人"攻击防御方法"的平衡,又有违法院中立地位的要求.我国应当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取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