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805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21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2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71篇
综合类   2714篇
社会学   465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爱德华·蒙克(1863——1944)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之一,现代版画的艺术先锋,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恐怖压抑的情调,其代表作有《呐喊》、《病中的孩子》等。在油画创作史中,对同一题材进行重复创作的画家很多,但像蒙克这样总是定期重复同一幅作品的画家却很少见,他的每一次作品重复创作,都会赋予新的自身感受在里面。本文从蒙克重复创作的背景入手,分析蒙克重复创作的特点及思想,对其作品反映出来的作者心理状态和艺术感召力做出分析阐述。以及蒙克重复创作对我个人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
杨兴贵 《科学咨询》2009,(14):77-77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指通过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  相似文献   
53.
商品认知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认知价值是企业市场营销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在确定商品认知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商品认知价值的概念、建立了商品认知价值分析的基本模型,对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商品认知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分离进行了剖析,对商品认知价值分析的现实作用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4.
领导干部"转非"出现的人才浪费现象,不管从社会财富创造的角度,还是从福利分配来看,都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55.
江西中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锂聚合物电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对电动自行车用环保高能锂聚合物电池,我们一直致力于能源应用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工厂厂房面积共达12000平方米,自主工业园用地85000平方米,公司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永丰街道金鑫产业园。  相似文献   
56.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7.
审美创造主体论是巴赫金美学思想的核心,涵义结构复杂,但这个结构整体上却有鲜明的特征一体双义.他既是外位整体的审美观照者/创造者,又因对他者的当下直观产生交互性的同情体验而成为一个形象化的客体性人物.反映在作品创造中,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可论定者,同时又客体化为两付"面具",成为叙述人和主人公;另一方面,读者从作品整体的形式中能感受到他把握语言的艺术功力,而这一能力却来自大时代文化史的形塑.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讨论分析数学直觉思维在数学学习、数学创造和数学思维中的作用,指出了数学直觉思维是理解数学知识、发现解决数学问题思路的有力工具,是数学发明创造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发展个体数学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60.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出相似的自然生态“灾难”、记忆“家园”迷失和文化身份“寻找”母题,是特定时期大众所思所愿的银幕投射;传播了基于人性和生活角度的共有情感,并通过正向情感体验达成更为紧密的联结;蕴藏着全人类共同的“出走-回归”式命运,指明异于西方“普世价值”的时代方向。因此,中国民族题材电影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展开双向互动:前者在实践过程中为后者赋能,成为弘扬价值观念的有力载体;后者则在价值层面指引前者,促成电影创作和传播实践的升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