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17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59篇 |
劳动科学 | 51篇 |
民族学 | 81篇 |
人才学 | 74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1338篇 |
理论方法论 | 216篇 |
综合类 | 2994篇 |
社会学 | 285篇 |
统计学 | 4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595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562篇 |
2011年 | 512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31篇 |
2007年 | 328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350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231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龚文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76-78
新形势下,新校区建设已经成为各类高职院校,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新校区建设筹融资风险上应结合学校未来还款能力,"多渠道"、"多元化"筹融资,分散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2.
王玉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7)
本文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分析了在轨道交通建设中采用现代租赁进行筹资的可行性,对如何选择现代租赁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我国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投资在我国基本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国存在政府财政提取能力差,城市税费征收执行不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失控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基本建设中的作用。要使政府投资能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就要开辟政府投资来源渠道,严格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具有自身的特征:债务融资比率相对较低,而流动性负债比率很高,企业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这与企业融资理论的最优融资顺序安排是矛盾的。本文对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作了分析,并针对这种现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5.
76.
课题组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4):30-33
我国上市公司自1990年至2002年,通过股市共融资6,217亿元,但历年用于R&D的投入比例不高,整体水平在7%~9%,创新研究投入总量明显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存在一种创新投入的障碍,从而阻止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第二,存在一种无需创新就可获利的机制,从而诱使上市公司失去对创新投入的动力. 相似文献
77.
杠杆收购的动因,具体动用的策略方式,杠杆收购的特性及其表现,杠杆收购在我国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杠杆收购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
李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6-95
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更高的获得融资的概率,但在融资额度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出越多,创新质量越高,获得融资的概率和融资额度就越高。从不同行业的样本来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中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从不同地区的样本来看,处在创新集聚区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更容易获得融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利用2007-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具有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越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程度越强.考虑了终极控制人因素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中具有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数量与管理交易程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具有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数量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程度显著正相关,且在分析中发现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目的是增加商业信用,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80.
全球治理是应对解决经济全球化及其所引发的各种跨国问题和挑战的一种理论构想和原则框架,而保护责任则是国际社会提出和倡导的人权保护的国际新观念和原则。保护责任与"发生灾害时的人员保护"议题所蕴涵的核心原则与要素具有共生与普适性,将为相关问题领域的全球治理提供原则指导和路径方法,同时,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中,这些核心原则与要素也将得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