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49篇 |
免费 | 453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085篇 |
劳动科学 | 209篇 |
民族学 | 521篇 |
人才学 | 992篇 |
人口学 | 117篇 |
丛书文集 | 5027篇 |
理论方法论 | 732篇 |
综合类 | 13272篇 |
社会学 | 1616篇 |
统计学 | 15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54篇 |
2023年 | 400篇 |
2022年 | 416篇 |
2021年 | 616篇 |
2020年 | 463篇 |
2019年 | 733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403篇 |
2016年 | 589篇 |
2015年 | 812篇 |
2014年 | 1842篇 |
2013年 | 1551篇 |
2012年 | 1565篇 |
2011年 | 1651篇 |
2010年 | 1555篇 |
2009年 | 1764篇 |
2008年 | 1806篇 |
2007年 | 1431篇 |
2006年 | 1479篇 |
2005年 | 1470篇 |
2004年 | 1392篇 |
2003年 | 1437篇 |
2002年 | 1401篇 |
2001年 | 1372篇 |
2000年 | 1041篇 |
1999年 | 453篇 |
1998年 | 328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知识经济的崛起 ,使作为搜集、整理、分析和传递知识的重要社会力量的图书馆又一次面临着新的生存和发展的考验。着重论述了图书馆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以及在观念、体制、管理、服务和人才诸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72.
胡广翔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0,(4):24-28
作者首先回顾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系统在计算机编目方面走过的历程及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开展全院范围内的联机联合编目业务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实现书目资源共享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作者指出,联机联合编目是图书编目界企盼已久的工作形态,是图书编目技术和手段的最高境界。只有进入这一阶段,才能真正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的要求,适应21世纪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社科院从1999年起实施全院联机联合编目工程的做法及进展情况作了全面、系统、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73.
袁隆平的超级发挥1999年初美国《科学》杂志专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有希望的两条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第一种就是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途径第二种是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提高光合作用的途径。但随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在向其会员转发这篇专文的时候干脆又删除7后一条介绍。于是在该国际组织眼里目前世界上最切实可行的作物超高产育种办法。惟有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模式。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概念最早源于日本。1989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又提出7一个“超级稻后改称”新株型稻”育种计划,正式出现了”超级稻”概念。1996年我国农业部正… 相似文献
74.
农业是个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 ,但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从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的农业思想 ,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5.
6月上旬,江苏省建湖县又一家民办研究所——冈西蚕桑研究所成立,至此,该县已有民办研究所(中心)51家,这些研究所的“泥腿子”专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乡镇工业创新中挑起了大梁。 相似文献
76.
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是 :1 .供给量过大 ;2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3.乡镇企业吸收能力减弱 ;4 .农民自身素质低下。在这种背景下 ,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的浅层次转移就变得非常必要和实际。要实现浅层次转移就应注意发展高质量农业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 ,完善劳动力的流迁机制 相似文献
7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下农业产业被割裂,农业再生产各环节——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而提出来的.它在于把人为截断了的产供销各环节重新连结起来,构成涵盖农业扩大再生产全过程的完整产业链,本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与特征、实践与意义以及若干对策思路的探讨,揭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学内涵、组织模式与发展道路,从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8.
79.
80.
徐崇敬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商业化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对处于知识经济萌芽阶段的我国,应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财政投入、信贷、价格、耕地使用、生态保护、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研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于政策上对农业适度倾斜,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对世纪,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