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声音     
《人才开发》2013,(1):22-2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合作组织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2.
33.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截至今年2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133.74万户,同比增长28.74%。然而,由于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农村呈现土地流转困难多、剩余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陈旧、做事古板固执等现实特点,不少"老板"叫苦不迭,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通过对长期蹲点农村合作社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并结合陕北风土文化特点,提出了"总管式"组织理念、"拜把子"利益联结、"吵架式"会议组织和"承包式"劳动形式。以期为陕北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
《决策探索》2013,(7):9
2013年夏粮交出的喜人成绩单,再一次践行河南"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庄严承诺,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再加一道"放心锁"。"十一连增",河南粮食增产活力从何而来?政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尤其是近两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相似文献   
35.
参照以往两主体分配问题的几个可能解,运用博弈论的"聚点"分析方法,对成员异质性背景下农民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民合作社收益分配实践中,均等解、纯效用解、Nash解和Kalai-Smorodinsky解都可能存在,并受到当地社会习俗的影响。在这一发现基础上,对五个农民合作社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6.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不仅覆盖范围大幅扩张,而且合作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也非议颇多。为此,本文首先以合作社的"理想类型"界定为研讨起点,澄清了合作社质性规定的制度硬核与质性底线;其次,按照合作社成员角色的三重维度(投资者、控制者、惠顾者),从与"理想类型"相差异的成员身份的同一性状况视角出发,通过勾勒出一个合作社类型的理论谱系,以研判在理论上究竟存在几种合作社的可能形态;最后,具体分析了当今中国情境中多种被质疑的农民合作社现实形态及其质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H县35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户化肥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的扩大降低了样本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投入水平,但参加分散经营的农民合作社却提高了样本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投入水平。这揭示出当前我国农村不同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投入水平的影响并不一致,以统一生产为基础的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降低农户的化肥投入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上述结论仅在与县城距离较近的农户样本中成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要鼓励农民合作社内部更高程度的统一生产经营;三要加强县域偏远农村地区的农业施肥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38.
农民合作社积极提供乡村互助养老服务,承载经济供养、生活照护与情感慰藉等重要功能,是对乡村传统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从“现实—价值”目标互动分析的视角出发,对H省H合作社的养老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H合作社养老不仅具有延续传统孝道文化的价值诉求,同时还具有提升乡村老人生活质量的现实诉求。H合作社养老是H合作社组织“现实诉求”和“价值诉求”的行动目标持续互动的结果。H合作社养老双重目标的互动过程包括合作社养老理念的生成与灌输、合作社养老行动的沟通与协调以及合作社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完善合作社养老必须加强合作社养老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合作社养老的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合作社养老资源的汲取能力,提升合作社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促进合作社养老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9.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量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与有限的公共服务供给之间构成尖锐矛盾,客观上要求农民合作社的积极参与。农民合作社参与供给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具有确切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事实表明,农民合作社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供给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其实践绩效不容否定,但由于制度环境欠佳、政府支持乏力、内部运作不良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合作社参与供给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能力、动机、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应有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40.
《东岳论丛》2017,(1):72-77
本文围绕修法指导思想与修法目标、法律名称与调整范围、以及联合社成员制度规定等若干焦点、热点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修订提出初步的意见。文章认为,法律修订应以提升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双重重任为目标。法律名称建议修订为《农民合作社法》,拓展法律的调整范围,解决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名实不符和无法可依等两大突出问题。联合社成员制度的法律规定应实行开放式成员制度,允许非合作社成员加入,以更好地服务合作社成员社,同时应防止联合社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市场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