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冯乐天 《老友》2012,(2):21-21
老来无计辱荣身,悟彻生涯好做人。 历尽劫磨知世事,踏平坎坷识艰辛。 年高不坠夕阳志,体瘦尚存文质彬。 坐拥书城勤动笔,囊中无句是真贫。  相似文献   
42.
文中所说的“悖论”,只是指由道义逻辑中的某个定理推出的结论 ,与人们在直观上或常识上或习惯上的理解是不相符的 ,也不是通常说的那种会导致逻辑系统产生矛盾的悖论。作为道义逻辑开创者的冯·莱特 ,是如何看待和如何解决道义逻辑中几个著名的“派生义务”悖论问题的 ,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3.
失落的成熟     
冯国胜 《决策探索》2011,(14):29-29
在那个熟悉的季节里 依然是这样的天气 一枚成熟蒂落了 没有犹豫,把羞红的吻 坦然回报大地 奉祀宽容的母亲  相似文献   
44.
本文先介绍了电子计算传统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简要分析了该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功能,指出冯诺伊曼结构中所有组成部分功能都可能由光器件实现,从而得出了未来光计算机必将出现的观点,并对光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45.
维特根斯坦遗作编辑历史分为"两轮"和"七级阶梯"."第一轮"工作由维特根斯坦3位遗作执行人完成:冯·奈特、安斯康姆和里斯.该轮工作从"第一阶梯"开始到"第四阶梯"结束."稍后一轮"编辑工作由国际学者协作完成.3位整编者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编辑方法:冯·奈特以遗作文本为源头的方法;安斯康姆以TLP和PI为焦点的编辑和研究方法;里斯以作者为中心的编辑方法."稍后一轮"编辑工作逐渐变得客观和"数字化".遗作编辑工作在三方面存在冲突:遗作文本自身特质对编者的理解与编辑方法的影响;编辑者对遗作文本的"编辑干预"现象;遗作从"私人财产"进入到"公共领域"的演变与冲突.我们只能通过阅读维特根斯坦著作来理解其哲学,而编者的首要工作是为读者提供维特根斯坦著作的客观编辑版本.在编者编辑和维特根斯坦原文间必须有条界限,我们既不能逾越这条界线,也不能将两者重叠.过多编辑干涉当然会影响,甚至损害读者对维特根斯坦遗作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6.
德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冯塔纳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施泰希林》是一部探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问题的时代小说。小说通过构思巧妙的空间构建,有意突出保守贵族与开明贵族之间形成的反差,并通过对前者的漫画式戏谑勾勒传达作家本人的立场态度,即在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的前提下,从传统社会一路走来的贵族阶层应该抱持开放、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与此同时,无论在乡下施泰希林还是在都市柏林,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工业都已实现有机地相互交融。传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接纳先进,新兴事物只在必要情况下才去代替传统。面对历史发展的正确态度在于新旧事物和谐并存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47.
国内外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户创新理论与应用是企业创新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外对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对于创新功能源理论、用户创新的内涵及其作用,以及领先用户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已有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国内已有的关于用户创新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对于国外相关研究的引入阶段,适合我国企业的用户创新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比较缺乏.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对用户创新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林宾 《今日辽宁》2007,(3):64-66
冯跋推行了“薄赋敛”“省徭役”“劝课农桑”的养民政策,支持民众开荒种地、栽桑养蚕,养牛牧羊,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49.
辛亥革命中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封建统治作出贡献,革命后自然需要赏恤,孙中山为此提议设置临时稽勋局,专门负责开国前后的“赏生恤死”。首任局长冯自由秉持孙中山的稽勋要旨,在中央领导和地方配合之下,组建“央—地”两级机构,并制定《暂订赏恤章程草案》,成为稽勋赏恤依归,同时区分陆军部与临时稽勋局之间的赏恤权限。临时稽勋局的赏恤事业取得一定业绩,冯自由主导时期就提交了七次先烈请恤清单,但临时稽勋局深刻受制于民初政治局势,在二次革命爆发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后的赏恤未得到彻底实现,可被视为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后遗症之一,也是革命后“南与北”持续斗争的缩影。  相似文献   
50.
战国时期,齐国的相国叫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爱招贤纳士,号称门下有宾客三千,这其中有个叫冯谖的。 孟尝君在薛地放了不少债,他召集宾客问谁能替他收取本利。别人还没开口,冯谖就抢着说:“我愿意去!”孟尝君点头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