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4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4912篇
劳动科学   225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366篇
人口学   126篇
丛书文集   1594篇
理论方法论   486篇
综合类   3764篇
社会学   900篇
统计学   82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977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865篇
  2009年   985篇
  2008年   1402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余江 《统计与决策》2008,(2):118-120
论文在时现有的贷款定价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贷款定价新方法一利润导向定价法,数据测试说明新方法相对原有的定价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经过与自然和社会诸多条件的长期磨合,已具备了其完善的形式.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形成;有利于吸收农村劳动力;为技术创新的提供可能性.由于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缺乏敏感性,加上机械工具对人力畜力替代的有限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无限,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新一轮的制度安排对传统农业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带来发展的契机,发展中国家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高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传统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又推动了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做好中国区域农业技术规划,应从产品适应性和技术适应度两个维度对农业区域进行矩阵划分,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农业技术战略;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应促进传统农业技术标准化,提高其生产效率,增进其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3.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建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运行的基础,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尤其在经济法领域,作为协调经济运行的法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文章对经济法制定和实施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并试从中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解决好环境资源问题,而环境资源问题解决的地实施.文章探讨了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了影响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因素以及深层基础原因,同时提出了要从建立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法律机制,配套环境法律实施的外部制度,加强环境法律监督,加强环境法律宣传,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司法水平,建立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完善中国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制度.  相似文献   
35.
刘奕 《创新》2008,2(4)
电子政务是一场运用新的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政务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电子政务的应用与推广,必将改变行政决策的环境、条件、技术与状态,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政决策。要使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发挥出应有的最大的效能,就必须理性运用电子政务,最大程度强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正面影响,最大程度弱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6.
秘书问题是一类序贯观察与选择问题,本文描述了一种动态的信息搜索与决策过程,其问题实质是决定何时停止观察选项、而不是哪一个选项被选择。解决秘书问题的策略有1/e法则、苏格拉底法则、以及数数法则等,它们分别要求对决策者不同的认知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7.
李冬梅 《职业时空》2008,4(10):120-120
一、策略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掌握语言不等于懂得交际。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即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不难看出他的交际能力只包含语言资源,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实践表明参与语言交际的不只是语言资源,还有交际资源。当语言资源匮乏而交际又必须进行时,为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语言使用者就不得不动用交际资源。因此,交际能力不应仅仅包括使用语言资源的能力,还应包括使用交际资源的能力。因此,卡纳尔、斯温、巴克曼、拉申·佛尔曼等学者提出交际能力还应包括策略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8.
邱燕娜 《经理人》2008,(3):90-91
“SAP一期项目实施成功了,但我却感觉担子越来越重。”某集团CIO在ERP上线后如此感叹。因为他将独立面对后续应用管理所带来的一切挑战,比如怎样服务好业务部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等。而这些问题基本不能寄希望于软件提供商来帮忙解决。  相似文献   
39.
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策略和决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压力是指在时间限制下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情绪体验,是对时间限制的一种应激反应.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策略有基于决策结果和基于决策过程两种分类.基于决策过程的决策策略包括:加速策略、选择性策略、补偿性策略或非补偿性策略、以选项为主策略或以属性为主策略.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理论有:成本/收益理论、构像理论、差异化统合理论、努力/准确性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信息技术外包作为一种IT投资策略,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注重信息技术外包的优势,而较少关注相应的阻力和风险.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外包的优势,分析了实施中的各种阻力和风险,以期对信息技术外包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