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共同的追求。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力量源泉和分配原则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异同,结果人民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前后出现“普遍贫穷”与逐步摆脱贫穷并走上小康之差别。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出现了买断型、保护型、服务型、返利型、合作型等五种利益分配模式,多数地方的分配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让农民合理得利、壮大龙头企业等利益分配原则,健全利益分配所需要的保证体系,即组织保证、制度保证、非市场安排、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和营运约束机制保证等要素。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使劳动成为占有社会产品与获得收入的唯一依据,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不过,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为前提,因而实践中这种收入分配原则与实际经济运行发生背离.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发展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市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在市场与社会主义国家相结合的各个阶段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始终坚持平等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并在平等的基础上求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效率,同时试图处理好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关系.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深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4.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一系列重要文献都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及各种要素收入也逐步发展起来。所有这些,既为进一步贯彻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客观现实依据,也强烈要求全面确立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5.
论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配置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讨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文修正了传统企业理论对最优所有权安排涵义认识的局限 ,认为研究的视角应从单期博弈转向多期博弈 ,从单一的治理成本最小化转向“成本”最小化与“收入”最大化并重。本文认为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按贡献分配原则”与“最小治理成本原则”双重约束的结果 ,并且是这两原则下的一个相机均衡解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指按社会所承认的有效劳动进行的收入分配,因此以"按效分配"替代"按劳分配"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按效分配"还可能引发某些误导.只要我们赋予"按劳分配"一些新的含义,那么它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27.
证明责任制度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证明责任的分配,不仅关系到诉讼的进行,而且直接影响着诉讼的结果。国内外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未区分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认定标准模糊,司法操作困难等。证明责任的分配作为整个证明责任制度的关键所在,应当首先考虑的三大因素是:便于合理解决案件、坚持公正原则、兼顾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28.
肖泳冰 《理论界》2004,(3):9-10
进一步揭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科学内涵,是正确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分配原则的前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都具有正相关.按劳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劳分配存在前提和分配主体转换的公平性、分配依据和利益结构及其主体地位的合理性5个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的公平性和内在要求、分配依据的合理性3个方面.强化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交流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14,(5):112-112
2014年第3期读者评刊结果出来了,好文章是《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从分歧到冲突》《张若名——周恩来的战友、初恋女友》《把身心摆在低处》《纸制品怎么用更健康》《改善收入分配原则,落实六大方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