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31篇 |
社会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都具有正相关.按劳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劳分配存在前提和分配主体转换的公平性、分配依据和利益结构及其主体地位的合理性5个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的公平性和内在要求、分配依据的合理性3个方面.强化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33.
34.
搞活校内分配 促进队伍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兴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9-70,57
本文提出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列举福建中医学院新一轮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认为实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在加强二级管理、强化激励机制、稳定教职工队伍、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能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35.
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的焦点问题。在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上,我国农民付出最多得到最少,所得份额难以保障自身权益,这就是备受关注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的横向不公问题,形成最现实的分配正义悖论。所以,很有必要分析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借鉴其公平机会、最大最小规则、应得、利益补偿等理念,在土地出让金收益的分配起点、分配过程、分配终点分别践行公平机会原则、应得原则、利益补偿原则,才有可能保障公平正义地分配土地出让金收益。 相似文献
36.
公平与效率并重:中国分配原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国亮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48-50
在对西方社会分配原则的流变及其原因做出系统、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分配原则演进的必然性进行大胆的预测,并根据中国社会的各种特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求证,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7.
李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2-114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规定很简略,理论上也少有针对性的探究,司法实践中标准不明,随意性大。文章根据我国的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外国立法和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理,探讨公诉案件审判程序中举证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8.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除旧布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的确立,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在这个进程中,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变化。在这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具体形式,但从理论上看,值得重视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产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正在向商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是以马克思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必须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伴随着中国分配制度的改变,社会的分配伦理诉求也在发生变化,经历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公平与效率、分配正义3个阶段的论争。随着这些问题的讨论,新时代分配伦理诉求得以显现和发展。对相关讨论作一梳理及分析,对提升中国经济治理效能及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