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01.
刘少奇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他主张通过不断学习来推进党的建设,针对性地提出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向谁学习、怎样学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02.
孙中华 《中华魂》2013,(18):12-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品质和人民公仆本色,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楷模,现将刘少奇在华中时期为民务实清廉的故事予以整理,以此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5周年。  相似文献   
403.
杨芳 《东西南北》2013,(20):22-24
位于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中国照相馆的玻璃橱窗恐十白是最受人关注的橱窗之一。 橱窗里摆放着3张28寸大小的标准照,从左往右依次是刘少奇、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用金色的相框镶嵌。  相似文献   
404.
毛泽东所说的刘少奇"1962年的右倾",根源于当时他们的理论分歧:以调整国民经济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左"还是反右;允许、支持还是反对、制止农民群众搞包产到户;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三面红旗"的经验教训,还是维护、捍卫和继续坚持"三面红旗"。  相似文献   
405.
孟红 《当代老年》2011,(1):24-25
开国元勖毛泽东、刘少奇、来德和周恩来,堪称世界公认、今人敬鼋、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一代历史伟人。这四位伟人聚在一起,大概只有在开会时才能出现,  相似文献   
406.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07.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对合作社功能的理解、对小生产存在的态度、对进入社会主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苏联经验的选择等方面。他们两人的分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初的艰辛求索  相似文献   
408.
强化党的领导、进行根据地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改革是刘少奇敌后抗战思想的四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加强党对抗战的领导,要从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入手;进行根据地建设,重要的是要抓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建立与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既要有站在抗日前线的抗日的军队和那些武装起来的人民,又要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展土地改革,必须为土改立法并总结推广土改成功经验。这四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刘少奇成功领导敌后抗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9.
刘贻清 《中华魂》2004,(12):20-20
继《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毛泽东颂》之后,《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丛书编委会最近又推出四部专著,均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一、《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续集。该书收入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郭沫若、彭德怀、王稼祥等著名人士谈毛泽东的文章,从宏观上、总体上评论了毛泽东的伟大创造和光辉业绩,同时也有对毛泽东在哲学、经济、军事、文艺等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的专门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