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87篇
  免费   1939篇
  国内免费   750篇
管理学   20296篇
劳动科学   1142篇
民族学   2448篇
人才学   5718篇
人口学   841篇
丛书文集   22409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6540篇
综合类   60235篇
社会学   15357篇
统计学   2188篇
  2024年   826篇
  2023年   2777篇
  2022年   2159篇
  2021年   3451篇
  2020年   2402篇
  2019年   3347篇
  2018年   1065篇
  2017年   2535篇
  2016年   3306篇
  2015年   4429篇
  2014年   9622篇
  2013年   8435篇
  2012年   8804篇
  2011年   10191篇
  2010年   8826篇
  2009年   9656篇
  2008年   9490篇
  2007年   7106篇
  2006年   6470篇
  2005年   5953篇
  2004年   5092篇
  2003年   5511篇
  2002年   4854篇
  2001年   4303篇
  2000年   3260篇
  1999年   1446篇
  1998年   657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240-24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方式。在新技术推动下,新媒体实现了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模式实现了创新。传统媒体在发展中要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要借助新媒体具有的优势,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注重传播方面的创新,提升市场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83.
84.
我国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剖析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分析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境遇,以遵循学生阶段特征、推进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统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85.
通过"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具有宏观和微观的适用性。从思想嵌入、活动嵌入和组织嵌入的角度提升红色基因系列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思想、活动、组织层面的主体内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86.
张延林  邓福祥  唐洪婷 《管理评论》2021,33(11):145-156
现有研究强调数字化创新对企业的战略价值,但学术界对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创新的认识却较为有限.借鉴变革型领导理论,本文提出CIO需求方领导力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同时,CIO结构权力可以增强CIO需求方领导力与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正向关系.此外,从CIO自身技能方面识别出CIO需求方领导力的三个重要前因:战略IT知识、政治悟性以及网络能力.通过采集179份CIO-TMT的企业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研究假设.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为企业发挥CIO在推进数字化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7.
高等院校中的历史学专业受到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路径相对偏窄,而属于基础教育类别的历史教师逐渐成为"师范类"历史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而对广大"非师范类"院校历史专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公共史学课程的设置成为突破高等院校历史学科建设瓶颈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的逻辑关系,而且有利于拓宽历史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循环.公共史学课程的建设要求高等院校重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市场和公众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实践课程发展的政策要求,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多样化优势,注重历史学与经济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加强以服务公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8.
[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导下构建民族基础教育管理体系(1949-1980年)、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健全民族基础教育补偿体系(1981-1991年)、以实现“两基”为前提构建民族基础教育法治体系(1992-2001年)、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方式构建道德教育体系(2002-2014年)、以特色发展为工作重点挖掘民族基础教育文化体系(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呈现出从“补偿体系健全”到“文化体系挖掘”,坚持“优惠与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政策—理念”演进逻辑;从“教育规律遵循”到“民族政策贯彻”,坚持“教育政策贯彻与民族政策宣传”并重的“政策—环境”演进逻辑;从“管理体系建构”到“法治体系完善”,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为特点的“政策—行动”演进逻辑。面对新时代背景与发展机遇,民族基础教育政策要坚持特色发展,引导政策理念向“文化性与人本性”的回归;遵循政策规律,创设“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共显的政策环境;坚持良法善治,采取“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政策行动,助推民族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9.
90.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联系、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线单位,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团委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开拓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然而,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校内创新氛围、整合学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师生创新,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