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25篇 |
免费 | 438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22篇 |
劳动科学 | 53篇 |
民族学 | 303篇 |
人才学 | 270篇 |
人口学 | 171篇 |
丛书文集 | 2554篇 |
理论方法论 | 493篇 |
综合类 | 6301篇 |
社会学 | 1345篇 |
统计学 | 8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58篇 |
2023年 | 523篇 |
2022年 | 496篇 |
2021年 | 550篇 |
2020年 | 530篇 |
2019年 | 499篇 |
2018年 | 201篇 |
2017年 | 376篇 |
2016年 | 422篇 |
2015年 | 519篇 |
2014年 | 899篇 |
2013年 | 760篇 |
2012年 | 879篇 |
2011年 | 943篇 |
2010年 | 863篇 |
2009年 | 834篇 |
2008年 | 1089篇 |
2007年 | 681篇 |
2006年 | 465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186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城市交通节点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关键点,具有公共交通和城市空间两个属性,在高度集聚和流动的各类活动和资源的牵引下,成为城市的关键“效益源”。进一步厘清TOD理念影响下,具有增效价值的城市关键地段及其发展标准的理论内涵、研究进展及经验启示,是未来该领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通过界定城市交通节点这一研究对象,归纳其空间增效发展的实践历程以及相关研究在“设施—空间”触媒影响表征、“行为—空间”互动反馈原理、空间增效开发更新行动的模式与经验等方面的成果;系统阐释建筑学及其交叉学科视角下交通节点空间综合效益的研究进展,总结该话题未来“关联式”“制宜式”“立场式”的研究趋势。可在城市公共交通与立体空间一体化发展这类多学科问题的探索中,为建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指明重心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本文以一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及新型公共文化建构为例,从“找回公众”“消融区隔”和“淡化权威”三方面展现这个界限消抹和连接再造的过程,其背后是空间活化、文化再生及地方治理品牌化三重机制的叠加,它使老城生活在空间、人群和制度上由表及里地向外打开。通过日常的再造,行动者以文化再生产的柔性力量探入国家-社会连接处的肌理,推动了转型,这也使关于“社会的生产”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63.
64.
65.
南宁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南宁市工业项目的重要载体,对南宁市工业经济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实行"地根紧缩"政策的情况下,南宁市土地利用指标捉襟见肘,不能满足项目落地的需要。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高低,对南宁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在不同的技术前沿面下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效率评价模型(SBM)对京津冀城市群中13个城市2009年—2020年的生态环境规制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构造生态环境规制效率的“关系数据”,以此为依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探究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规制效率所具有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结果表明:一是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规制效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总体表现为北京和天津大于河北(各城市)的特征。二是网络整体有较强的稳定性,北京、天津和保定等以溢出效应为主,处于“引领者”地位,而张家口、承德、衡水和邯郸等以接收其他城市的溢出效应为主。三是块模型分析表明,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为“净溢出”板块;衡水、邢台和邯郸为“净受益”板块;承德和沧州为“双向溢出”板块;廊坊、唐山、张家口和秦皇岛为“经纪人”板块。依据研究结果,给出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规制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
南音作为地方性文化,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更凸显其地方性文化的魅力与地位。笔者将阐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先生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其内涵、外延、价值逐层深入论述,以“地方性知识”研究视角来分析南音的生存现状、文化形态等方面问题。最后,回归文化生存现状,讨论南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