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30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管理学   6554篇
劳动科学   423篇
民族学   1074篇
人才学   1360篇
人口学   437篇
丛书文集   9747篇
理论方法论   2135篇
综合类   21017篇
社会学   3556篇
统计学   943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1153篇
  2020年   924篇
  2019年   1048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938篇
  2015年   1455篇
  2014年   3031篇
  2013年   2680篇
  2012年   3366篇
  2011年   3610篇
  2010年   3196篇
  2009年   3356篇
  2008年   3718篇
  2007年   2613篇
  2006年   2277篇
  2005年   2278篇
  2004年   1841篇
  2003年   1624篇
  2002年   1468篇
  2001年   1380篇
  2000年   930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加强包括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在内的党内监督,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党的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纪委在监督同级党委时往往陷入"太虚"的困境。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以改革党委权力结构为切入点,从战略层面深化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实现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由"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换,积极探索新的领导体制,推动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92.
论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及其制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璨 《江淮论坛》2015,(2):105-108
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指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法律监督。我国尚未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的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为确立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行政行为检察监督将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行政行为检察监督有助于健全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体系;能有效填补行政法制监督传统机制的不足;有助于摆脱司法审判困局,缓解行政审判机关的压力,畅通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程序衔接。  相似文献   
993.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以微博、微信为主导的微时代背景下,行政权力监督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只有积极探寻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网民、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行政权力监督的有效性,确保政府的行政行为规范合法,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是法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定位的前提性问题。中国法政治学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这一法政治学的前提性问题尚未得到理论层面的有效证成,导致法政治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立场的模糊和混乱。因此,亟待建构中国法政治学研究的自我范式和研究方法,对“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民主完善与法治建设”、“国家政权体制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培育”等极具挑战性与全局性的法政治学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995.
行政立法的质量是保障法制权威和政令畅通的基础,合理性审查则是提升立法质量,防范行政立法“任性”的重要途径.我国行政立法缺失合理性的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科学的政策分析和公开的沟通论坛.以倒逼提高行政立法合理性为目的,可以在备案审查制度基础之上选择可行的改革路径,即政府法制部门应当承担合理性审查的主要职责,使用明确的合理性标准清单,在行政立法编号印发之前实施监督审查.  相似文献   
996.
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就是政治与道德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我们对政治生活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古代政治哲学中,道德与政治是直接同一的,在近代欧洲政治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政治与道德相疏离的倾向,而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则普遍确认政治正义的道德依据。事实上,无论是道德生活,还是政治生活,都具有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功能,因此表现出道德与政治的相互交融性。  相似文献   
99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全社会、高校和"基础"课教师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显性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拓展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现实关怀,丰富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改进考核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开展隐性教育要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以个性影响个性;虚功实做,在细节上关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以正能量陶铸学生。  相似文献   
998.
目前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方法简单、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课程不直接影响就业、师生沟通机制缺失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忽视、教师对教学模式墨守成规等主观因素。为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从学生、教师、课程三方面入手,尝试通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建立双向互动教学机制、增加课程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优化,增强课程对医学生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始终与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息息相关。如果说马克思对"吸血鬼"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物化理解以揭示资本存在的历史前提的话,那么对"酵母"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的片面理解以阐明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性。但无论对"吸血鬼"的批判还是对"酵母"的批判都深深地植根于对作为"帽子"与"观念"的人自身的批判,这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现实的个人"的遮蔽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颠倒"的现实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旨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000.
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课程组织管理不规范、教师队伍不稳定,以及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归属不清、整体把握缺失,以及课程话语失真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厘清课程归属、规范课程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开展立体化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