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3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84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275篇 |
社会学 | 67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田同旭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134-141
晚唐五代荆浩隐居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受太行洪谷山水熏陶,终成古代山水画宗师.然而荆浩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自北宋以来说法不一.文章系统清理了古代地方志与地理书的相关记载,对照<匡庐图>画面山水构图,结合民间传说,实地考察<笔法记>所记太行洪谷山水环境与地名景观而认为:荆浩太行洪谷,即山西沁水境内中条山主峰东北麓之洪谷,荆浩里籍是山西沁水,荆浩是以山西沁水洪谷山水之雄姿气派为背景题材进行构图,作出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写出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困扰古今学者的千年悬案,得以明确合理破解. 相似文献
23.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严重是时代课题,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彻落实《巴黎协定》,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碳达峰、碳中和"虽与绿色"一带一路"异曲同工,但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地缘发展、社会分工、能源结构、国际贸易等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借鉴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做法,本文从绿色战略、绿色能源、绿色经贸、绿色技术、绿色政策等"5个深化"入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和"一带一路"的双赢之举,打造绿色革命与国际合作的范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朝着更加绿色、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徐知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16-20
冒辟疆史称明末四公子之一,本文根据史实说明明末清初易代之际冒氏对当时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干预与作为。“朴巢”、“水绘园”和“匿峰庐”这三个园子可以说构成他生命中三个时期的缩影。 相似文献
26.
试论填石料工程性质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面对施工建设者的是各地不同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填石路堤和土石混合填料路堤是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修筑无法回避的一种结构型式,填石料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填石路堤的质量,进而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对填石料工程的检测包括表面质量检测和压实质量检测方法,其中后者又包括承载板法、K30法,沉降差法、灌沙法,灌水法,核子密度仪,面波仪,核子密度仪等。各种检测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在实际检测时,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7.
童幸生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6):51-53
指出了微小孔零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从高速主轴、刀具、材料、加工工艺方面提出了实现微小孔加工的条件,通过几个微上孔加工的实例,说明对微小孔加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转型势头良好,能源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日益重视,为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提供了良好契机。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中国经济增长仍不能与能源消费强脱钩,诸多技术瓶颈仍制约着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短板和世界能源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大也使中国在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面对上述形势,同时吸取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进一步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双碳”工作推进节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好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强化能源供给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9.
当前,全球性气候变化进入非常时期,全球气候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充分把握国内和国际生态环境变化特点,创新性提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注入中国力量。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坚持“天人合一”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多边主义原则,将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中,为破解全球气候合作治理难题、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