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私营经济中的剥削是指企业主凭借对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剥削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雇主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私营经济是一种比个体经济更先进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经济形式,能促进市场经济较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生产力标准来全面认识和评价剥削.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大胆利用;又要看到其消极作用,进行必要的限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吉特·辛哈认为,斯拉法的标准商品仅仅适合于李嘉图不变的价值尺度的要求,但不是马克思转型问题的解;李嘉图和斯拉法的剥削概念也和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根本不同.斯拉法主义经济学家按照工资在净产出中的份额来说明剥削问题,和马克思从生产过程分析剥削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辛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其对剥削概念的说明是遵照马克思<资本论>原意的,对转型问题的分析也是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并且,同伊特韦尔的看法相反,辛哈认为不能把货币工资看作是给定的.而应该把实际工资看作是给定的.他对斯拉法关于李嘉图问题的说明也持肯定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标准体系和标准商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地区的彩礼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上涨,目前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高额彩礼被认为是剥削现象.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九省241个村庄的专项调查数据,使用分层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农村地区彩礼的代内剥削和代际剥削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高额彩礼下家庭内兄弟之间稀释型的代内剥削是存在的,但关于兄弟对姐妹的替代型代内剥削并未得到证实;代际剥削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婚队列中越来越严重,结婚时即分家愈发普遍,彩礼要价也越来越高,彩礼更多地"资助"到新婚家庭.男方父母是高额彩礼代内剥削和代际剥削的最终承担者,这对于他们的生计和养老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罗默与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默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彻底否定马克思剥削理论建立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一种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通过分析罗默剥削理论和马克思剥削理论在剥削存在的判断依据、剥削的源泉和目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性以及剩余价值特殊表现形式四个方面的异同,指出罗默剥削理论既没有认识到剥削的本质,也没有充足理由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2-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发生了旷日持久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争论双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焦点问题展开:一是马克思如何理解正义?二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是正义的吗?三是马克思是根据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的吗?四是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正义的社会吗?争论双方都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依据,却得出了迥然不同的结论,甚至出现了"马克思反对马克思"的混乱局面。研究表明,各执一端并不能把握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必须立足于整体性原则,对马克思正义理论进行立体式解读,否则就会使马克思正义理论支离破碎,从而扭曲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胡运海 《理论界》2022,(7):44-51
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范式,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伴而来的数字资本主义已然在当今社会乃至当下时代中崭露头角。对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业已可能:从瘾欲机制看,数字资本主义诱惑着人们的眼球,引诱着人们陷于由数字信息技术生产者(互联网资本家)所掌控的数字旋涡之中;从剥削机制看,数字资本主义升级了一套新型剥削法则——互联网剥削和注意力剥削,以新型剥削机制对数字化智能设备中的大众进行无休止剥削;从加速机制看,依托高科技的发展势头,数字资本主义以加速之网覆盖人们的购物、娱乐等消费活动,完全摒弃了田园牧歌般的慢节奏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歌猛进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剖析数字资本主义的瘾欲、剥削及其加速机制不仅为我们在更普遍意义上分析技术和意识形态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神秘化本质提供了启迪,而且对于认清数字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幻象继而认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发展样态提供了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操作层面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把联合生产导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可能性。首先,结合投入产出的分析框架,阐明了联合生产与马克思价值等式的相容性;接着从变量定位的角度,克服了冯·诺伊曼的商品—生产过程模式无法操作的困难,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部门—部门模式。在解决了斯拉法和斯蒂德曼的谬误让剥削回归本位之后,通过对负的价值的分析,探讨了通过联合生产把资源环境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在理论上的合理性。最后,在数学表达方式上,从线性规划的角度,初步考察了在联合生产中导入资源约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从《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把握马克思的剥削观,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抽象"的科学方法。在本质抽象层面,剥削是基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非劳动者"阶级对"劳动者"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在现象具体层面,不仅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实现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不仅各个阶级本身的存在形式在变化,而且各个人的阶级归属和社会地位也在变化;任何形式的阶级剥削,都既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同时又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19.
王东京 《决策》2000,(3):54-55
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着两个经济体系,一个是由大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另一个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市场体系”。“计划体系”对“市场体系”存在着剥削。  相似文献   
20.
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进行分析,资本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危及资本主义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不会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