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33篇 |
免费 | 1604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152篇 |
劳动科学 | 1306篇 |
民族学 | 1510篇 |
人才学 | 1825篇 |
人口学 | 935篇 |
丛书文集 | 15439篇 |
教育普及 | 3篇 |
理论方法论 | 3054篇 |
综合类 | 25654篇 |
社会学 | 4820篇 |
统计学 | 84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76篇 |
2023年 | 1124篇 |
2022年 | 1015篇 |
2021年 | 1021篇 |
2020年 | 947篇 |
2019年 | 786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745篇 |
2016年 | 1102篇 |
2015年 | 1651篇 |
2014年 | 4408篇 |
2013年 | 3758篇 |
2012年 | 4840篇 |
2011年 | 5708篇 |
2010年 | 5579篇 |
2009年 | 6346篇 |
2008年 | 6353篇 |
2007年 | 4436篇 |
2006年 | 4139篇 |
2005年 | 4237篇 |
2004年 | 3754篇 |
2003年 | 3626篇 |
2002年 | 2938篇 |
2001年 | 3014篇 |
2000年 | 2537篇 |
1999年 | 1003篇 |
1998年 | 624篇 |
1997年 | 532篇 |
1996年 | 404篇 |
1995年 | 247篇 |
1994年 | 175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71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275篇 |
1989年 | 183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本文从办学体制、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人才培养要求等三方面,分析探讨了新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要 求对河南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2.
薛琴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6)
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力扛九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中国经济发生了一次由通货膨胀到市场疲软的剧烈波动。国家为稳定物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经过努力 ,迅速扭转了物价长期上涨的局面。紧接着又出现了全国性的市场疲软和经济萧条 ,表现为商品滞销 ,物价大幅度下降 ,工商业开工不足 ,失业人数上涨 ,为了治理经济疲软 ,政府采取了因应措施 ,并取得明显的效果。从这次经济的涨落起伏和政府采取的措施中 ,可总结出许多今天还可借鉴的经验教训。本文从这些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874.
王大友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经济适用住房是当前我国住房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是启动居民消费 ,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当前 ,福建省在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过程中 ,应注意解决经济适用住房的市场规模问题、销售问题及价格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75.
罗昌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分析了公共产品与税收的内在联系 ,突出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并不等于公共产品。并提出公共产品因人们在具体受益上的不同 ,可划分为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消费税和所得税正是对应于这两种不同公共产品的“受益税”。指出理想的税制应是以所得税为主 ,私人产品消费税为辅 ,财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为补充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876.
877.
认真探索规律,巩固和发展两岸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本文立足于两岸进行了 10多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正在形成的“互补互利”局面的实际 ,探讨了两岸经济关系的若干规律 ,即一个中国的原则 ;尊重经济规律 ;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等。作者又在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可能出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后 ,提出了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巩固和发展两岸经济关系 ,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878.
孙厚娥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9(6):78-8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新世纪里我们应完善我国的科技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行“需求型”科技模式。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79.
匡国珍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9(4):37-4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重大决定,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经济三个战略重点,并借鉴历史经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科学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