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何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28-31,60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封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32.
明传奇中的包公戏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塑造的包公形象却十分鲜明。明传奇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元代包公戏中包公的清正廉洁、机智善断等特点,同时又有新的艺术风貌:包公形象渐趋神化,其权力被无限扩大,成了正义和公理的化身。同时,作者又赋予了包公更为贴近生活的普通人的性格,使其在戏中显得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33.
34.
自包公诞有记载以来,至今已有550年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沉浮,其祭祀表现形态不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随民众诉求的变化而变化.笔者梳理了肇庆包公诞演变情况,并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重新审视包公诞的内涵及价值,目的就是让包公诞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助推社会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35.
曹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3):129-133
构成包公现象的核心部分 ,是包拯将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人生化而形成的自身素质。北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君臣际遇及政治生涯 ,是这一核心部分得以展开的基础与条件。宋代吏治与监司制度的特殊性 ,又助长了包公现象的成熟。此现象投射到文学中 ,便在通俗文学上形成了一个开放性文学展现过程。其根因在于士人传统的清官政治理想 ,以及平民百姓崇尚清官品格的审美期待 ,包公现象的形成及在通俗文学上的展开 ,体现并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某些特定规律。 相似文献
36.
37.
包公错断颜查散是具有深厚传统和特殊类型意义的一类故事。包公错断颜查散宝卷有多种。文章以《包爷三下阴曹》(简称永昌卷)、《包公宝卷》(简称凉州卷)、《包爷错断颜查散》(简称张掖卷)三种为蓝本,探讨故事传播过程中有规则变异与无规则变异特征中的省略与强化以及故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物和细节设置及其模式化趋势的形成,借以说明口头传播的文学故事和谣言传播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8.
何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87-90
调研分析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与其他省市作了横向比较,进而提出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合肥包公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哪些拓展空间和现实选择,并就如何打造以包公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城市,使合肥尽快跻身于全国旅游名城、文化大市行列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9.
作为中国古代清官形象代表,包公是完美无缺的正义化身,在中国司法文化中,包公早已被神化.然而,如果以元杂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样本,在现代法治视野下评判包公,我们会发现不仅《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这位葫芦僧会判葫芦案,身为清官的包公也同样封建迷信十足,他为了所谓的结果正义,在断案中有罪推定,并不惜刑讯逼供,最终导演一场包庇凶犯、枉法裁判的葫芦案.中国司法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清官情节,但司法公正并不仰仗清官,其根植于法治而非人治.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