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436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核武器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美国为了自身的军事、安全等利益,维护其大国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核不扩散政策。《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定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有积极的作用,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国的核垄断。  相似文献   
192.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名单,揭示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扩散的总体特征:(1)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扩散在2016、2017年出现增长拐点;(2)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头部效应,智能安防成为应用最热的行业。基于此总体特征,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并构造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面板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规模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呈倒U型;企业研发能力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竞争性市场结构、政府补贴可以促进创新扩散。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网络外部性,相关产业政策的正向作用机制在于降低技术转换成本、推动上市公司整体形成新的市场预期,使技术应用走向正反馈循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有必要实现从产业政策为主向竞争政策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3.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条约及其议定书的实施与效力范围、成员国的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在进一步扩大条约约束力、增强机构核查的权威性、倡导多边合作、避免使用武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4.
利用39个宏观经济指标构建中国月度扩散指数,分析了各扩散指数的特征,并利用动态因素模型预测中国2009年4季度至2010年3季度的GDP增长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扩散指数的动态因素模型,具有提高模型自由度、降低多重共线性、综合大量信息、保证预测精确性等优势,对于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和决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5.
一直以来,我喜欢着辽河口的冰排,以及冰排上的斑海豹。辽河口位于盘锦市西郊,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大片大片的冰排游移堆积而来,层层累累,气喘嘘嘘。彼时的阳光多半是疲惫的,懒懒地从天空西南角斜射下来,在冰排上扫出一道鲜明的  相似文献   
196.
外向型经济特征,限制了广东向周边地区产业扩散的能力.福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直接接受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吸引外来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投资.福建与广东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在竞争合作过程中,福建要逐步与广东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两地统一市场,利用珠三角规模巨大的产业聚集所提供的完善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福建自身产业特色,在特定领域形成联合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7.
李妮 《领导科学》2015,(2):30-34
创新研究素来集中在私人领域,而且往往关注的是创新的结果而非过程。在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框架下,聚焦政府创新,从创新扩散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行为——创新采纳出发,阐释组织在不同情境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采纳行为,解析不同采纳行为背后的组织机制,并将采纳行为分为:竞争型采纳、学习型采纳、合法型采纳与压力型采纳。这一分析呈现了创新采纳的多样性,并认为学习型的创新采纳更有可能对组织绩效、制度变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8.
针对我国短期利率易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并存在结构变化等特点,构建了跳跃 扩散 机制转换模型,同时考察了银行间 7 天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跳跃和结构变化三种效应,发现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不仅具有均值回归特性而且还存在明显的跳跃与机制转换,并且该模型 比其嵌套的受限模型表现更佳. 在高波动状态下利率波动的水平效应和 ARCH 效应可以忽略; 低波动状态下,水平效应可以忽略. 另外,跳跃具有聚类效应,高( 低) 的跳跃概率和高( 低)状态概率对应着高( 低) 利率和较高( 低) 的波动率,跳跃主要发生在高状态机制下,低状态机 制下发生跳跃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99.
1995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研究了3000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显然,互动白板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未来发展也是呈S曲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0.
组织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及学习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识主要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方式存在,隐性知识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隐性知识为组织个体所拥有,这种私有性的特征使其在组织内部的扩散需要通过组织个体之间的交互才能完成.组织网络连接强度对扩散具有影响,可利用具有边权重的组织网络研究隐性知识的扩散行为.在分析隐性知识和相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建立组织网络上的知识扩散模型.根据认识论的观点,提出个体3种知识学习策略,结合知识扩散模型进行计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关系和知识差别的知识学习策略最有效,不考虑连接强度下的各种策略都具有较快的知识学习速率,并且连接强度对组织内隐性知识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