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207篇 |
免费 | 2830篇 |
国内免费 | 7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508篇 |
劳动科学 | 1999篇 |
民族学 | 4348篇 |
人才学 | 6066篇 |
人口学 | 1674篇 |
丛书文集 | 33697篇 |
教育普及 | 3篇 |
理论方法论 | 8894篇 |
综合类 | 68272篇 |
社会学 | 14700篇 |
统计学 | 66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748篇 |
2023年 | 3450篇 |
2022年 | 3574篇 |
2021年 | 4586篇 |
2020年 | 3495篇 |
2019年 | 4473篇 |
2018年 | 1325篇 |
2017年 | 2721篇 |
2016年 | 3551篇 |
2015年 | 4677篇 |
2014年 | 11227篇 |
2013年 | 10422篇 |
2012年 | 12212篇 |
2011年 | 13482篇 |
2010年 | 11747篇 |
2009年 | 12307篇 |
2008年 | 13806篇 |
2007年 | 9559篇 |
2006年 | 8073篇 |
2005年 | 7949篇 |
2004年 | 6381篇 |
2003年 | 6788篇 |
2002年 | 6301篇 |
2001年 | 5589篇 |
2000年 | 4021篇 |
1999年 | 1609篇 |
1998年 | 808篇 |
1997年 | 585篇 |
1996年 | 387篇 |
1995年 | 266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本文以历史上西安回族社区为视点,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境遇下,分析了回族社区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3.
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入研究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西藏教育发展战略,保持西藏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制定好西藏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在简略介绍藏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行业目前存在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由此提出了藏药研发中自主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藏药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6.
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指包括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张家界市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土地面积565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2%;人口895.53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71%。目前,湖南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实现经济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同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37.
中共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是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党组织.有党员292人,约占员工人数的12%、公司党委下辖3个总支、19个党支部,其中有16个是生产经营一线党支部.2002年,酒鬼公司党委在新的环境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切实加强了公司的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掀起了群众性的企业文化创建热潮,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了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8.
宋新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6):4-6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的今天,地方政府必须注重从转变职能入手来保障农村的发展。为此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而且具有强大的财力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地方政府还必须在自身的职权划分、公共服务制度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才能真正成为农民可以依靠的"主心骨",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9.
农民进城务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临夏州农民人均占有资源的绝对数小,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民向土地要收入,增收困难,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