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85篇 |
免费 | 1212篇 |
国内免费 | 27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676篇 |
劳动科学 | 903篇 |
民族学 | 2356篇 |
人才学 | 2378篇 |
人口学 | 865篇 |
丛书文集 | 14512篇 |
教育普及 | 3篇 |
理论方法论 | 3290篇 |
综合类 | 27664篇 |
社会学 | 6547篇 |
统计学 | 39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71篇 |
2023年 | 1328篇 |
2022年 | 1296篇 |
2021年 | 1498篇 |
2020年 | 1244篇 |
2019年 | 1382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972篇 |
2016年 | 1326篇 |
2015年 | 1798篇 |
2014年 | 4932篇 |
2013年 | 4611篇 |
2012年 | 5475篇 |
2011年 | 6201篇 |
2010年 | 5448篇 |
2009年 | 5686篇 |
2008年 | 6857篇 |
2007年 | 4512篇 |
2006年 | 3431篇 |
2005年 | 3681篇 |
2004年 | 2575篇 |
2003年 | 2695篇 |
2002年 | 2626篇 |
2001年 | 2381篇 |
2000年 | 1837篇 |
1999年 | 742篇 |
1998年 | 427篇 |
1997年 | 327篇 |
1996年 | 191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烽 《社会观察(上海)》2006,(9):32-33
进入21世纪,新的发展理念给教育改革带来契机,使教育领域问题的解决变得更为迫切。从教育本身看,在缓解了供需矛盾后,教育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为缓解财政压力形成的某些效率优先的政策倾向,面临日益激烈的公平性质疑;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存在的精英化取向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基础教育“回归基础”的挑战;以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的适应为导向的改革目标,面临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独立价值的理念冲击…… 相似文献
122.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以期为甘肃省经济的大力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3.
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在新的形势下工业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设计教育,推动设计产业化,重视工业设计指导下的技术与管理的重构,才能增强中国工业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4.
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们反思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文化方面,西方社会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曾经在人类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它们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未来的出路只能是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东方社会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值得人们探讨。 相似文献
125.
试论自然法思想在罗马法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与其中所蕴涵的自然法思想密不可分的。正是在自然法思想的指引下,罗马法才得以克服其自身的种种限制,步入良好而快速的发展轨道,并逐渐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6.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独树一帜的政党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经验与共识,又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政治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7.
经济全球化不断改变着国内外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民族国家的政府治理提出了许多挑战。然而,我们应当参与经济全球化,将经济全球化作为培育市民社会、建设法制政府和学习现代治理理念的一种良好机遇,以促进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28.
129.
长期以来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支配下 ,甘肃省城乡经济关联度低 ,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负集聚效应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慢 ,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拉大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 ,应借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经验 ,推动城乡产业战略转型 ,改进资源型工业城市的负集聚效应 ;应处理好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 ;应结合县级行政区划改革 ,以县域工业化为重点 ,以工业资本和模式改造农业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依靠人力资本特别是创造型人才进行创新."创造阶级"理论也随之产生.开发人力资源、积累人力资本、吸引"创造阶级",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持续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提高城市便利性、人居环境质量,建设适宜的制度环境,给人们提供制度上的创新空间,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