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7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7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15篇 |
人才学 | 15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99篇 |
理论方法论 | 62篇 |
综合类 | 550篇 |
社会学 | 25篇 |
统计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可持续发展观是至今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发展观,主要体现为一种代际间的发展正义观。其破缺之处是是对空域谱上的公正性有所轻视,及对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关注不够。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反思的延伸,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突破与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是全方位时空的,表现为一种系统发展观,更是突出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的关注、崇尚,是发展观的卓越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32.
窦书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3):21-2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坚持以人的全面解放为核心,强调社会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思想和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容,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33.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赶超"发展观到"硬道理"发展观;从"硬道理"发展观到"可持续"、"协调"发展观;从"可持续"、"协调"发展观;从"可持续""协调"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呈现出的特征为:(1)从发展轨迹上,呈现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2)在发展现念上,实现了从手段论到目的论的革命性变迁;(3)在发展实践上,实现了由更多地的强调经济建设的"片面""单一"发展观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34.
刘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10-1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是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问题,不仅有经济指向意义,更有政治指向意义。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阐发和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观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时间及根本目的这三个维度,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实践领域的“五个统筹”的抽象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勇担庄严历史责任的胆识和魄力。 相似文献
35.
胡彩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43-244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体系,就其内涵从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为起点,到以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终点,层层递进地作了阐述与探讨,揭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对于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中国在探索走自己的路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归之为"和谐发展观",而正是这一日益凝练的"和谐发展观"还将引领要去走的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文章试从和谐与和平、和谐与发展的辨证关系以及"和谐发展观"的界定来揭示中国的"和谐发展观"呼之欲出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7.
发展是当代学界共同关注的全球课题,更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时代难题。在思索当代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同实践对社会历史的介入催生了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辩证法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正是实践与辩证法相辅相成的双重动力推动着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对这双重动力结构的偏离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困境,当代全球范围内的诸多发展难题无不与此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其中,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的钻井企业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探索构建和谐企业的新途径,努力把构建和谐企业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不断打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推进钻井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9.
赵平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3):17-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党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新发展观以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基本对象,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都做了鲜明、集中、科学的阐释,对发展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0.
佩鲁在对传统发展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价值为尺度、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佩鲁的"新发展现"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科学发展现在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佩鲁"新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