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洪道德 《21世纪》2013,(4):44-4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设立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这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中的重大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为"教育、感化、挽救",强调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制度,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但纵观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坚  相似文献   
12.
取保候审制度是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强制措施。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入手,在对国外保释制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我国的法律传统、法制观念、刑事侦查模式角度,论述了我国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出路不是全部移植西方保释制度,而应另辟蹊径。提出应立足于我国的法律传统和现实国情,从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条件、保证方式、救济途径、执行机构、权利救济等方面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相关对策,使其起到既保护人权,又打击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从司法实际情况来看,适用率非常低,其中有些规定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在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取保候审制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归纳,反思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指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向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要写好公文、修改好文稿和搞好公文评改,必须掌握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和语病矫正技法。很多人之所以写作公文时常常出现语病,修改文稿不知从何处着手,看不出公文中存在的问题,评改公文更无从谈起,正是因为不懂得且未能牢牢把握这两种技法。进行句子结构分析,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句子,增强辨析正误、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矫正技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查和修改病句的方法。针对几种常用的方法,本文特筛选比较典型而简明的实例进行评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不仅是对刑诉法本身的完善,而且也体现了国家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实际尊重与保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被具体执行机关一定程度上扭曲运用而成为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财产权的借口。为此,必须从权力重构、程序设计和权利救济三方面对此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英美法国家的刑事诉讼中,保释是被逮捕人或者被羁押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其理论基础是无罪推定原则,它蕴含着人权保护价值、诉讼经济价值以及诉讼效益价值;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是一项强制措施而非被羁押或被逮捕对象的权利,其理论基础究其实质仍然是有罪推定,它体现了重权力轻权利、重人治轻法治、重集权轻分权、重集体轻个体、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主义诉讼观.在我国即将再次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应当肃清国家主义的诉讼观,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明确取保候审的权利性质.  相似文献   
17.
正确适用取保候审,对于顺利进行刑事诉讼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明确标准、建立审查制约机制、规范期限和保证金数额、强化监控等方面予以完善。目前我国还不宜全盘移植西方的保释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人权角度论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并非一个虚拟抽象的概念,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而法治的时代,权利的实现更需要程序与制度上的保障.尽管取保候审表现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之中,但是这一制度的实践说明得不到保障的权利只能是一种虚假的权利.如何真正从无罪推定及权利预设与保障的角度来适度完善取保候审为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推进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现代保释制度基本精神与运作模式出发,分析了保释与公民基本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取保候审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指出,保释制度应该是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如果坚持无罪推定原则,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该以保释制度代替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并对于审前的强制措施彻底改造,确立保释是原则,羁押是例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假释制度(在我国相应指取保候审制度)凭借其重要的权利保障功能.对国家资源的节约,防范犯罪习性的交叉感染等优越性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纳。在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由于建立时间较短.从内容到程序上存在着些许弊端,相继出现了取保候审权利的忽视,决定取保候审的程序不完善,宣布取保候审的机关不明确.保证金的交纳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缺陷和不足.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模糊了司法机关的职权,给诉讼工作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不便。本文从其适用条件,申请主体,保证人的责任及其追究等本体要件出发,试对适用取保候审的意义、程序、宣布取保候审的机关、续保的方式、保证金的交纳等进行论证.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应如何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