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咨询台: 我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劳资工作人员,平时经常阅读贵刊,从中获取了不少劳动管理的政策和知识。前不久我单位一名职工因涉嫌经济犯罪,经司法机关批准予以取保候审,现仍在单位上班。请问,这名职工在取保候审期间,企业是否还应按其原工资标准给付工资? 成都读者 龚晓  相似文献   
22.
我国取保候审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取保候审率问题 ,究其原因是取保候审制度主要实体性规范存在不确定性、司法部门制定的规则对取保候审适用对象限制过多以及实施性规则不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与保释制度存在本质的区别 ,必须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改造。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终结取保候审制度 ,建立保释制度。  相似文献   
23.
保释制度作为无罪推定原则衍生的重要诉讼制度,在维护人权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由、无罪推定和权利保障是保释制度的基本理念。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确立保释制度做好了相关的立法准备。  相似文献   
24.
南京卖甘蔗的刘老太愤怒之下将偷她钱的小偷郑某砍成轻伤,因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近日刘老太已被南京栖霞警方依照法律规定取保候审。  相似文献   
25.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应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我国其适用率却相对较低。通过对取保候审适用率低的现状和社会原因的深入分析,明确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并由此指出在人权保障、司法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前提下,提高取保候审适用率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与保证方式存在本质不同,但在实践中,保证方式的规定已在相当程度上异化成为一种条件设定。因受到保证方式性质异化影响的群体集中体现为涉罪外来人员,所以该问题无法逃避平等理论的相关质疑。立法中以监视居住为替代措施的做法欠缺合理性,实务中建立管护基地的尝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益探索。但是,管护工作所依托的实体需要慎重选择,为使以接受管护为保证方式的被取保者的生活状态尽可能趋近一般的被取保者,社区组织是开展取保候审管护工作的更好依托选择。  相似文献   
27.
以C市Y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3825件刑事案件为样本,分别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是否实施新的犯罪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单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学历、职业、涉嫌犯罪的类型、可能适用缓刑、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能单处罚金和前科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是否实施新的犯罪的影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得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再犯罪的两个风险评估模型。这两个模型对于司法实践中客观地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实施新的犯罪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香港的保释制度有其独特的制度设计,也有其深厚的价值基础。通过对内地的取保候审制度与香港保释制度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制度设计上有众多差异,而这些差异的背后却是司法理念的不同。香港的保释制度及其背后的理念为解决内地取保候审制度面临的困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9.
今年3月,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发生了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徐梗荣事件,网上议论纷纷,张国庆也跟帖发了评论。评论中,他不但指称商洛市公安队伍存在素质问题,还直指"商洛市公安局党委书记何铁虎在发生该事件期间,顶风违规提拔几名带病干部"。  相似文献   
30.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专门针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诉讼禁止令制度.刑事诉讼禁止令的采取,必须坚持程序法定原则、程序参与原则、关联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同时必须设定刑事诉讼禁止令的救济程序,即刑事诉讼禁止令决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异议程序以及被采取刑事诉讼禁止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追究其违反刑事诉讼禁止令的法律责任不服的申诉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