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51.
马改萍 《社区》2012,(10):37-37
2008年6月,社区招聘工作人员,我有幸从一名下岗工人转入社区工作,每天在和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力所能及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居民和同事对我的关爱。  相似文献   
652.
张帮俊 《社区》2012,(23):61-61
前些天,我和妻子逛街时.碰到了一位以前的同事,一阵寒喧后,他对我说:“中午就到我家吃饭吧!我让你嫂子多炒几个菜。”面对盛情,我正犹豫之际,妻子拉着我的手对同事说:“不好意思.李大哥,今天我们要到我表嫂家吃饭.谢谢你的邀请!”妻子都这么说了,我也只好跟着道谢。  相似文献   
653.
20多年前,我的一个年轻同事甲就很顺利地评上了教授,而另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乙连副教授也没评上。当时的系领导私下对我说,甲成功那么早不一定是好事,没有了动力,没有了目标,在发展就很有限了。  相似文献   
654.
我今年28岁,是一个有几分帅气和魅力的男人。 5年前,我大学毕业后进了某市一家金融机构工作,收入很不错,在单位又是深受领导器重和同事尊重的业务骨干。两年前我与相爱两年、年轻美丽、温柔贤惠的女友缔结了百年之好。按理说,我的生活应该是快乐而幸福的。  相似文献   
655.
孙立 《现代交际》2006,(1):16-17
刚毕业的Linda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 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部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到底该如何称呼?Linda不禁犯了难。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  相似文献   
656.
正一与徐倩结婚半年后的一天,我去她办公室拿东西。她打开抽屉时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包装漂亮的小盒子,我问她:"是谁送的?"本来随意的一句问话,没想到她的却脸涨得通红,支吾着说是同事放在她这里的。凭我对她的了解,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蹊跷。她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  相似文献   
657.
昨晚八点,以前D校的同事陈打来电话说,当年的几个同事在拉芳舍喝茶,让我也过去坐坐,地址就在下吕浦。我撑着一把伞,就步行过去了。很多年没和他们一起坐下来说话了,我到时,他们几个都在了。  相似文献   
658.
正如萨特所言:“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说得再深入一层,其本质即为:人生成长的历程由一个个问题组成,比如,如何“控制父母”以得到想要的玩具,如何完成学校的作业,如何选择谈恋爱的时机与对象,如何决定自己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如何面对老板交代的任务,如何有效解决同事之间的摩擦,如何把握领导的期望,如何选择培养出一个业余技能……  相似文献   
659.
《女性天地》2010,(7):49-49
问:当我陷入事业和情感困境的时候,身边的同事与好友都给了我安慰和支持。现在我有了新的事业和新的爱情,我很感激他们,经常请他们吃喝和旅游,但是感觉他们都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贴己。尤其是一个曾经无话不说的同事,竟然在背后散布我的谣言。我真是搞不懂,难道他们见不得我好吗,我的幸福冒犯了他们吗?  相似文献   
660.
汤军 《中外书摘》2010,(2):77-79
国人以食为天,可见天上是可以掉馅饼的。谁都要吃饭,每天三顿,和谁吃都是吃。早饭和亲人吃,中饭和同事吃,晚饭和朋友吃,这是基本规律。吃,渐渐演变成一种爱好、一个文化、一类文明。日本人生着吃,西方人烤着吃,中国人煮着吃。如此不同的吃结构产生了各自的食具,进而是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