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2675篇
劳动科学   423篇
民族学   432篇
人才学   409篇
人口学   236篇
丛书文集   3424篇
理论方法论   718篇
综合类   7074篇
社会学   1209篇
统计学   2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914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582篇
  2009年   1990篇
  2008年   2693篇
  2007年   2274篇
  2006年   1399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既解读继承历史,又立足创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导向着仲裁制度的完善,和谐的价值目标奠定了仲裁的发展方向,是仲裁制度为之实现的终极目标;仲裁制度的固有属性也暗合了和谐的建构目的,并成为和谐社会目标下处理纷争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12.
探讨了儒、道"天人合一"观在生态伦理问题上态度之异同:基于天地生人、万物一体这一共同的根本观念,在人合自然的实践路径上,道家以自然为基点,讲求遵道而行、顺应自然;儒家则主张发挥人的作用力改造自然、人化自然。儒、道还从伦理规范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要求,为当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和调节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奋斗有社会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要注意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既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又要着眼未来,坚持科学创新;既要坚持以加强基层文化为重心,又要坚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三台县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以上.县劳动保障局依法受理职工举报投诉148起.向34户用人单位发出整改指令.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9件.为职工追回工资等经济损失93.1万元,为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既有对法律误解误读而产生的认识问题.也有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5.
116.
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一团和气也并非总是好事,没有矛盾和;中突的企业大多意味着竞争力的缺乏。  相似文献   
1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按照这一论断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就业是民生之本,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综合为治”的法律传统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法律中的综合为治包括:人治与法治结合,治官与治民统一,审判与调解并举。其中,人治与法治结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治官与治民统一促进了家庭内部以及官与民的和谐,审判与调解并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联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探索和谐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0.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冲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在回顾和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在复杂多变环境下基于智能体的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的和谐机制,指出智能体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谐管理就是要改造和实现一定的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实现社会智能体“以人为本”心理偏好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