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20世纪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大华 《文史哲》2004,1(1):82-86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诠释模式经历了可姑称之为历史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的三次变迁。审视这三次变迁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在现代境遇下发生了观念的断裂,但这也是新的理论生长的开始;这种变迁由于是外缘性的理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内在理论演进的过程,因而有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的产生,但在这里合理性高于和重于合法性。  相似文献   
482.
沈耕 《天府新论》2023,(3):58-6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列宁《哲学笔记》的贡献之一,是明确地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或“一致”的思想。但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关系表述为同一或一致是不准确的。按照列宁提出这一命题的《哲学笔记》文本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恰好相合”“同时发生”。这种相合与同时发生不是先验的,而是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运动过程中才会呈现和被把握。  相似文献   
483.
484.
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对人文科学的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的基础性训练.创新机制应该建立在对此"三史"的牢固把握的基础上,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创新和发展.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等现象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人文科学的研究生教育的薄弱性以及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薄弱性.  相似文献   
485.
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收藏了一份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反映了胡适的两种重要转变。第一是"去哲学化",胡适中年后疏离"哲学",逐渐由"哲学史"转向"思想史"。除了受到傅斯年的某些影响外,与时代思潮恐怕也有关联。这个转变使他与哲学这一重要的学术领域日渐分道扬镳,似乎也因此不能在思想、哲学的战场上与当时的左派思潮作一对抗。第二是胡适在若干重要学术论旨上的巨大改变,如史料批判、疑古精神、东西方哲学互证等等。以胡适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枢纽地位,他上述两方面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486.
487.
冯友兰的荀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部哲学史著作呈现。《中国哲学史》注重运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和现代学术方法对荀学思想进行体系建构和概念分析,使荀学思想系统化;《中国哲学简史》重点在于论述荀学的政治哲学思想,通过“正”和“负”的研究方法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荀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中国哲学史新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立场的指导下,融合新理学体系对荀子哲学进行重构,阐发荀学思想的价值,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提供智慧和营养。  相似文献   
488.
489.
“和合”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发掘出“和合”的概念,并进而提出建立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合学”的构想。“和合”一语本来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发展而成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字的起源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已屡见不鲜。春秋时期,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