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07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617篇
社会学   480篇
统计学   9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文章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调查所获数据,介绍震区致残者的基本情况,对其生存状态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地震致残者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其住房状况较差,婚姻问题多样,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力度相对薄弱,其中农村地震致残者的问题尤为突出。整体而言,由于特惠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其核心需求满足低,长远需求与供给存在一定程度错位。另外,心理康复工作不完善使其全面康复得不到保障。针对地震致残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大规模介入事实上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就已经开始了。那年,许多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的同仁不约而同先后奔赴四川。特大的灾难深深激发了社工界的爱心,同时有力地激发了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本次云南鲁甸地震中依然可以看到之前社工介入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53.
文章基于汶川地震,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讨论和小规模调查,再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抽取了1000名针对四川景区的潜在游客,构建了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共21个题目.经检验,量表达到了良好的信效度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评测重大自然灾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测量工具使用.该量表还通过了高阶验证性分析,可为后续研究使用更为简化的因素模型关系作铺垫.  相似文献   
54.
当今社会,重大灾害频发,对受灾群众、救灾人员乃至全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大部分人能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但是,也有少数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可能长期持续。如何让受灾的人更好地、更快乐地生活下去,这是心理救援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5.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11-112
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并称为"冀东三枝花".它们是唐山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其发源地为唐山乐亭县、滦县、滦南县一带.历经代代传承,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唐山皮影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唐山皮影戏作为我国冀东的特色民俗文化,已经划过了一千多年的璀璨星河,深深地打上了这一区域的文化审美烙印.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因其雕刻材料选用驴皮,故又称"驴皮影儿".本文主要从非物质文化角度论述了唐山皮影的产生、制作工艺、演出用具、发展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56.
雍正八年京师发生严重大地震,雍正朝在应对这场地震过程中,虽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灾害应急体系,但是灾害应急机制已初露端倪,在皇帝的应急决策下,朝廷和官吏组成应急体系,采取根据受灾轻重给予银钱的应急救助等政策和措施,政令通畅,科学管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57.
根据"所有的物权变动原则上都应纳入物权法"之原则,地震产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因地震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有四类:地震导致物权的丧失;地震导致不动产的变更;地震导致不动产的取得;地震间接影响不动产变动.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存在着现行法无法适用或无法类推适用的情形,需要有专门的规则加以规范,或补充立法.  相似文献   
58.
汶川地震受灾群众主要需求及相关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汶川地震灾区受灾居民的当前主要需求划分为基本生活需求、住房修建需求、就业生产需求、公共服务需求、伤残救助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对每一类需求设计若干问题项进行测量并形成问卷,通过分析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受灾家庭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研究了城乡受灾群众的有关特征变量与每类需求的显著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城乡受灾群众的需求特征及差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大量耕地丧失、大量失地农民需要安置.但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后远期发展面临经济基础薄弱、资源难以有效流转、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积极构建失地移民灾后产业发展的统筹发展机制,包括确立重点方向和模式、明确发展主体、构建资源变现和流转平台、强化社会和生活保障、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60.
对于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汶川地震这场浩劫的人们来说,“5.12”这个日子绝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虽然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年了,又走过了365个日日夜夜,但许多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一想起那些人和事,就会鼻子发酸,泪水就会从眼眶中情不自禁地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