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现代政府必须履行的几项最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和市场管理的失灵,使得选择多种组织形式提供环境这种特殊公共物品和服务成为一种必然。环境治理理论正是基于政府失灵等情况,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过程中发现的第三项,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是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2.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政府善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善治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最佳状态和必然选择。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深入探讨政府善治的价值取向,剖析政府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阐明实现政府善治的基本路径,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唐环 《天府新论》2010,(5):16-19
腐败已成为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政治顽疾,社会各界在不断地探索着反腐败的制度创新之路。善治,作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适应了新型治理结构的需要,它所倡导的合法、透明、责任、法治、回应、有效等价值理念,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理腐败。依靠善治反腐败,是我国现阶段可供选择的反腐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5.
李堂  熊茜 《社科纵横》2014,(9):75-79
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软实力作用,是我们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永续发展活力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但是实际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存在主体模糊、内容片面、过程行政化、方法单一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善治就必须健全完善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优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治理功能,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介体,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66.
公共政策道德性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关于公共政策特征的研究文章与理论专著虽然发表与出版的不少,但从道德角度观照公共政策或者探究公共政策的道德属性的似为不多。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应具有道德性这一基本属性,而且还从公共政策自身需要、善治视域中的公共政策需要、增强党和政府政治合法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论证了公共政策道德性的多方面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67.
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备,"有法可依"已不再是法治进程中困扰人们的难题,但现实中,很多法律规范得不到执行,沦落为"软法",这使中国的"法治"表现出一种怯场的现象。以中国环境治理的困局为审视对象,可以发现"法治"怯场后表现出如下情境:"新治"——制度上求新而不改旧;"上治"——层级上依上而不信下;"党治"——组织上靠党而少民;"后治"——行动上重事后救急而轻事前防范;"奖治"——方式上重奖而弱罚;"钱治"——投入大而成效小。要使"法治"不再怯场,突破环境治理的困局,关键是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共治,让民主在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上真正地运转起来:民主参与立法,民主参与决策,民主参与问责,民主参与施法。  相似文献   
68.
"善治"描绘的是国家与公民个体对社会管理水平的良好期待,即实现有效治理。单中心秩序模式的超负荷运作呼唤新的制度设计,善治语境下的社会管理体制更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治理。社区NGO在吸纳散居社会个体、搭建国家-社会互动平台的基础上随之成为治理主体一极。多极非均势治理主体的复杂博弈同样引发一系列问题:主体权力边界模糊、自治力量分化、社会网络空间缺失、治理主体单一、信任危机频发,治理模式下的社区NGO困难重重。社会资本理论在摒弃纯粹理性经济范式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沟通文化的考量,其所倡导的网络、合作、信任等范式也为走出社区治理的博弈困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69.
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善治理论,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及时公开与志愿者相关的信息,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管理过程的全程参与,为志愿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区域性志愿组织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0.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通过社会改革促进政治发展的逻辑要求,它不仅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定位和现实选择,更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与国家协同进步为系统目标。社会管理创新着力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以完善消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排解社会纠纷、化解社会风险的机制和能力,实现社会良好治理。社会管理创新有助于积累民主治理经验、民主进步动力和民主制度力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我国政治改革和政治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通常说来,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系统性、体系性等特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突出上述特征。而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应当更加强调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社会性、地方性和法治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要纳入社会建设视野,还应当纳入整个改革体系,坚持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相衔接,遵循社会改革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针,并且需要侧重于加强政府建设和促进社会重构。建设以回应型、服务型、有限型、开放型、责任型、守法型为特征的善治型政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重构以公正型、道德型、团结型、自治型、权责型为特征的和谐型社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