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9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16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17篇 |
理论方法论 | 33篇 |
综合类 | 543篇 |
社会学 | 119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园林及景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形成了历史上不同的设计方法与风格。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人们的共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了超出学科领域的意义。文章通过比较东西方传统园林及景观设计,归纳了两种自然观之间的差异,并结合近些年来的发展演变,揭示出其共同的发展趋势,即注重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该文在查阅古文献的基础上 ,对我国古代在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同时 ,如何与改善人居环境、城市景观相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古人的这种做法对于如何改善我国目前日益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使人居环境工程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密切结合 ,给予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前我国现代园林模式单一,缺少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表现,造成园林文化内涵缺失,千园一面现象普遍存在。赋予禅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现代园林充分融合,旨在丰富中国现代园林文化内涵。为此,文章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挖掘,基于禅与中国园林艺术的联系,尝试将禅文化引入现代园林,探索将禅文化在园林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5.
姜亚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0
探索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意境,目的在于对我国古典建筑关学内涵的深入挖掘。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园林特色的剖析,得出了重要研究结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欧洲古代建筑结构、风格迥然不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对神仙崇拜的超然美和寺观影响下的宁静美等多重审美特征;集中展现出其所具有的含蓄婉约、张扬个性、细腻精致的丰富审美意境;达到了贴近自然又高于自然、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崇高境界;涵盖了山水、建筑、绘画、诗歌、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以及耐人寻味的情愫、无限丰富的意趣,成为写进自然的史诗,映入人文的山水。 相似文献
26.
陆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93-100
中国南北古典园林的造园形式和表现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论文就环境特征、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性格特征、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美学特征之异同。 相似文献
27.
邓继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87-390
毛宗良(1897~1970),浙江省黄岩县人,著名园艺学家、造园学家和园艺教育家。1897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27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1928年赴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归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园林园艺教育工作,并对园艺植物分类和解剖有深入研究,在十字花科蔬菜、苋菜的分类以及茭白、荸荠与鸡骨常山解剖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曾主持前民国政府的大礼堂、考试院、外交部和交通部等庭园的园林设计与建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本园艺刊物《园艺月刊》,促进中国园艺科学的交流和发展。1949年他与章守玉教授首次在复旦大学开办园林专业,正式为国家培养高等园林专门人才,在园林园艺科学方面声名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28.
李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5-128
中国园林艺术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绘画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山水画与园林有许多相通之处。“入画”的观念便是其审美特征的缩影,园林与绘画对艺术形象的构建方法异曲同工,绘画意象经过反复、断续等方式呈现于园林之中,这种联系是由老庄亲近自然的出世思想为桥梁的。 相似文献
29.
施春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59
晚明文震亨的《长物志》和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两部被园林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造园著作。《长物志》和《闲情偶寄》代表了明清园林文化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反映出一种动向。首先,两部著作都鲜明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中的“器物关注”特征,只是在两者之间又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其次,这两部著作的先后问世反映了明清园林文化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总结和创新,并且从《长物志》到《闲情偶寄》,园林文化领域中审美话语权的归属趋向又发生明显的转变,即从一元向多元扩散。 相似文献
30.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生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雁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7(4):23-27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自然山水诗画审美理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典范,体现着与诗画同源的意境追求审美取向。本文试从人、建筑物与自然山水各自所代表的情景因素及虚实关系,来探讨园林意境生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