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史飞翔 《社区》2014,(14):16-16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相似文献   
12.
马强才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14-120,163
清华国学院在短短四年(1925~1929)间培养出诸多学有所成的学界中坚,形成20世纪文史研究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映照着中国现代社会学术转型的历史背景。在当时"国学"语境下,清华国学院的教育训练,以小学和史学为主,而清华国学院的70余位同学中,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野多偏"历史",所涉时代多为宋前。上述特点,是清华国学院教育培养的偏向所致,也与当时"国学"研究多关注中国历史和传统学术的文化倾向息息相关。考察清华国学院的教育训练、时代思潮与同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术生态及其特征,管窥现代学术在"国学"场域中的展开过程,并反思学科专业化后所带来的研究误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现代主义,即:外来现代主义,上海现代主义,中国学院派现代主义。沈从文是学院派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学院派现代主义受外来现代主义影响而形成,却有其独创性。它不同于上海现代主义。其典型作品有沈从文的《凤子》、《看虹录》、《水云》等。这些作品从主题到技巧都充分证明了沈从文现代主义特征的一面。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作品虽属“非主流文学”,但却影响了后来整整一代的现代派诗人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F0002-F0002,F0003
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凝就大学文化气质是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深层追求,为此,国学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国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16.
清华国学院存在的四年内,先后为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和讲师李济等人聘请赵万里、梁廷灿、蒋善国、章昭煌、王庸、余永梁、浦江清等为助教。他们进入国学院后,一方面负责为导师检阅书籍、准备授课、抄写文稿等,另一方面也得到各位导师的指点,继续深造学业,兼具"工作助理"与"私淑弟子"的双重身份,传承清华国学院的学术薪火,在日后亦多有建树。清华国学院助教聘用机制的成功,为今天大学的助教配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马昊昱  陈方怡 《国学学刊》2023,(2):11-16+138-139
为积极响应建构中国人文研究学术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发扬冯其庸先生开创的“大国学”的研究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了建设“中国古典学”学科和学术研究体系的设想。国学院广泛吸取学界建议,与无锡市惠山区委、惠山区人民政府、冯其庸学术馆联合筹办“人文学术新路径:中国古典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古典学的理论与方法”和“中国古典学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万伟珊 《船山学刊》2021,(6):98-110
谭云山是现代著名学者,为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他在中国发起创建中国中印学会,又与泰戈尔一道创建了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以此为平台,在印度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以反哺印度,为促进中印睦邻友好关系几乎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被誉为"现代玄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现存文献中对谭云山一些事迹记载不详,甚至完全阙如,导致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新发现的文献资料,中印学会创建动议的提出者应是清末报人后潜心研究佛学的安徽怀宁人何雯.泰戈尔也"本有斯意",而后与泰戈尔结识的谭云山则为具体落实者.关于中国中印学会的成立时间,经过考证,应是1933年而非1935年.谭云山为主要创建人的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和中印学会为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增进中印两国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长春观听道     
秋季,于长春观听道。长春观位于武汉交通最繁忙的大东门。秋阳之下,它却静得能听见木叶飘落的声音。讲道者唐翼明先生并非道人,他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入座,唐教授开篇就语出惊人:"我"是谁?是一只蜘蛛。蜘蛛活着就要织网,将自己挂上去,否则就不能活。唐教授继续深入,人们只知道人类的先祖是猿,猿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转型,首先应当归因于中国传统学术内部知识系统的一系列范畴性的转变,以及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参照对象的对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整合.在这一复杂的知识系统转化过程中,"国学院"体制发挥了重要的知识导向功能.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最终促成了现代中国学术在知识构成上的转型、重组和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