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2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3744篇
劳动科学   287篇
民族学   995篇
人才学   682篇
人口学   158篇
丛书文集   5759篇
理论方法论   1582篇
综合类   8582篇
社会学   2214篇
统计学   59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1932篇
  2013年   1468篇
  2012年   1616篇
  2011年   1928篇
  2010年   1707篇
  2009年   1549篇
  2008年   2338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1164篇
  2004年   759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91.
中国地方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诉求的一一种必然选择,其根本动力源自制度的僵滞和供需的不平衡。在社会结构变迁、技术进步等外在推力的驱动下,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呈现出既有正式制度“自上而下”的推动,  相似文献   
292.
张翔 《天府新论》2012,(3):13-18
"割据化"的政治权力结构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辅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国家政权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因此,"组织化抑制割据化"也就成为贯穿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线索。在这个基本线索中,"政党—国家"模式构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范式。"政党—国家"模式以国家主义政党为载体,依靠政党的"组织化"力量,以"一党执政"的政党结构与"政党—国家"一体化的党政关系为主要特征。这种政治现代化的范式有利于自上而下的政治整合,克服"割据化"的政治权力格局,从而维系国家政权的统一。但是,这种范式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也表现出客观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93.
为研究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机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选择路径进行定性研究。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国家审计作为政府的一项日常监督机制,可以更好地保证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通过构建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的合理路径,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4.
较之其他部门法学,我国经济法学存在诸多独特现象.考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国家管理经济的思想与经济法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具有一定的耦合性.目前,新的经济形势下形成的新的国家管理经济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法学的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导向作用,也为国家调节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5.
英国著名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用"革命""资本"和"帝国"三枚放大镜片看19世纪,可见该世纪的"精细"与"凄美"了。但当大师的"史学透镜"移至20世纪时,却只看到"极端"二字,令人对这个刚刚逝去的百年心生敬畏。历史与史学发生着"天崩地裂般"变动,而史家求索历史的责任也更为艰巨。本期笔谈的七篇文章恰好集中于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很大影响的三个国家——英国、德国和俄国(苏联)之上,论题涉及思想史、社会史、史学史、中外关系史及冷战史,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世界近代现代史重大问题的思考。2012年10月1日,95岁的老左派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已经告别人世,但他留下了亲手创刊的Past and Present,让我们循着"过去与现在"这个永恒史学主题继续探索吧!  相似文献   
296.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一国制定对外战略的核心,亦是对外交往的基本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利益在对外交往与对外战略中呈现出一个从隐蔽到明确,再到以文本形式出现的一个过程。对国家利益的重视程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转变,从最初的毛泽东时代所提出的民族利益到邓小平明确提出国家利益,到最后的201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外交》白皮书,提出中国六大核心利益。这一转变的过程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也同时展现出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再依附于任何国家,有着自己独立的声音。所以,研究新中国从国家利益到核心利益的演变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7.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职能,按照"国家本质—国家职能—政府职能—职能体系"的过程逻辑,依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进行机构设置与调整,进而实现了职能转变,体现了国家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分配变迁过程。在此进程中,厘清了国家阶级统治的本质属性与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在解放发展生产力进程中剥离了政府职能,细化了经济社会管理职能;构建成熟系统的制度体系,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履行国家职能;在创新和发展国家对内职能的同时,也积极扩展了国家的对外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298.
299.
赵志浩 《东方论坛》2012,(6):118-122
为了深化对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市场经济"的研究,对于"传统中国是否属于市场经济社会"的提问要转变为"中国传统市场经济何以可能"的问题。如果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存在市场经济,需要弄清传统市场经济运作的要素和外部环境何以可能,还需要厘清是在何种意义上谈论的"市场经济",是什么类型的"市场经济"。中国传统社会存在市场经济运作的主客体要素和外部环境,国家对经济的改革或干预非但没有阻碍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反倒成为传统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国家的财政需求推动了中国传统市场经济的"繁荣",因而,传统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国家主导和参与下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00.
黄永忠 《老年人》2012,(3):16-17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全球经济似乎已步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从2009年年底开始,主权债务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先是迪拜债务危机,后是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更是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