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38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223篇 |
社会学 | 7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启蒙主义有平民文化传统和贵族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五四"启蒙主义也有平民精神和贵族精神的分野.鲁迅是贵族精神的代表,而胡适是平民精神的代表.鲁迅突出了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诉求,他注重国民性的批判和灵魂的觉醒.胡适突出了社会平等的精神,他注重平民文化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五四"启蒙主义的主流是平民精神,贵族精神弱小,但它们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402.
本次笔谈组织了一批论述鲁迅国民性批判现实意义的文章。文章或从我国客观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之当代影响的原因;或从理性和宗教的视角出发,指出理性精神和宗教信仰的缺乏是造成国民性弱点的重要因素;文章还就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从不同方面对不良现象进行针砭,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意义。 相似文献
403.
在波澜壮阔的近代国民性改造运动中,主张国民性改造的知识分子探索运用教育、文学、戏曲等多种方式作为改造国民的主要武器,同时,在改造国民的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上述方式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近代转换。 相似文献
404.
《墓碣文》是鲁迅《野草》中最为难懂的篇什。长期以来 ,人们对它的解释有种种差异。《墓碣文》的主题应是 ,通过对孤坟、死尸和墓碣文句的描述 ,采用梦境的方式和象征的手法 ,来表达鲁迅对于腐朽、颓败的旧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模式所塑造的国民灵魂的一种独特认识。在这一认识中 ,包含了鲁迅对民族现状及未来的深深的忧患意识 ,体现了他对于民族命运和作为启蒙者个体人生道路的迷茫心态 ,从中也流露着鲁迅这时一定的虚无与绝望的潜意识心理 相似文献
405.
张红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3-18
歌德的《浮士德》是欧洲“近代人的圣经”。每个时代和每种文化里都有“浮士德式的人”。浮士德形象在华演变以及哲学与社会思想层面的接受研究,与中国百年来的社会主题、时代精神的风云变幻紧密相关。浮士德形象是一个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汇的文化空间里,探索自身存在价值和生命终级意义的人类的代表;浮士德精神作为一种恒动力量,为一代代中国青年提供了战斗的思想武器和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基于中国梦视域下的浮士德精神研究,对塑造当代青年的完整人格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强化他们对中国梦整体构想的理解,坚定立身行事的信念。 相似文献
406.
袁洪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1)
国民性概念的分歧与不确定是阻碍国民性研究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人格、人性、民族性等与国民性相类似的概念进行辨析,国民性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作出崭新的界定: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普遍表现出来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与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