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5篇 |
民族学 | 23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20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311篇 |
社会学 | 3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佟麟阁(1892—1937),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人。“七七事变”时,指挥国民政府第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佟麟阁20岁时即投笔从戎,枉冯玉祥麾下转战南北,剿匪平藩,屡立战功,深为冯玉祥器重,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 相似文献
542.
韩继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21-125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西南。为保证前线之军需和稳定大后方之经济,开辟和保持国际运输线路,从国外获取必须的物资补给,是当时极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随着战争形势与国际关系的变化,国民政府国际运输线路也不断地进行变更。保持国际运输线路的通畅,打破日军的国际交通战略封锁,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战略任务之一;同时,也符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盟战略,在我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543.
董振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132-135
战争改变了国统区的食盐运输的现状,国民政府不得不因时变革,举办官运。国民政府的官运开始于沿海存盐的抢运。随着商运的日趋衰微,官运规模日益扩大。国民政府食盐官运政策对于调剂军民食需、增加财政收入、维持战时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实行盐专卖制度的基础。但国民政府明显地缺乏足够的准备。 相似文献
544.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6-42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援助力度与援助性质上随着远东战局的发展和美日矛盾的激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美国对华政策日趋积极和国民政府外交重点转向美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对战时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5.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对战前战时的未偿还的公债进行了整理。主要内容:一是对国币公债进行一次性提前加倍清偿;二是对外币公债以“民国三十七年整理公债”换发。公债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进行整理的,且对当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战后国民政府的公债整理,俾有助于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6.
547.
1945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林部林业司在一些林学家提出的营造大西北防风防沙林,以防止西北各地沙漠内侵设想的基础上,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部分地区筹设林场,组织实施防沙造林工程。1947年12月,西北防沙林景泰林场在南京成立,随即在甘肃省兰州市和景泰县成立办事处,确定场址,进行勘测和调查,宣传普及生态观念,开辟苗圃,培育树苗,栽植树木,实施造林防沙工程。因经费短缺,自然条件艰苦及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实质支持,林场苦苦支撑,不到两年便黯然收场,被人民政府接收。该林场是中国最早的防治北方沙漠南侵的国家工程,是当代"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最早尝试,也是甘肃省防沙造林事业设立专业机构之始。 相似文献
548.
549.
在第二次北伐战争的关键时刻,日本在中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此时,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综合各方考虑,主张放弃武装抵抗,与日本进行外交谈判.持此态度,谭延闿在军事、外交和国内外舆论上都进行了一定的努力.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谭延闿针对济南惨案的应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本国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550.
文章介绍并探讨了民国时期喜饶嘉措在沟通汉藏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如:国民政府邀请喜饶嘉措前往内地大学开设西藏文化讲座,追溯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支持汉藏佛学研究团体翻译整理佛教经典,建立双方互鉴的研修基础。抗战期间,喜饶嘉措前往甘青宣传宗教文化政策与抗战方略,以国家认同意识稳定边疆民众;递交国民参政会提案维护佛教文化,团结边疆民众。为培养汉藏文化交流人才,喜饶嘉措在古雷寺举办青海喇嘛国文讲习所,增进彼此共存共依观念与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