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09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抗战胜利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头号强国,原子弹的威力使许多人吓破了胆。随着美国军事和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逐步成为在华利益最大的宗主国。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了完全依傍美国,派大批专家、实习生和大学生到美国去留学。与此同时,大批的美国战争剩余物资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62.
创刊于1944年的《社会工作通讯月刊》是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专业刊物,由国民政府社会部主办。目前国家图书馆存有这份刊物,但国内关于它的介绍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下面对这份刊物作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63.
在近代中国,国内经济落后于人,政治极端腐败,加之外国列强入侵,使社会十分动荡,各种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烟毒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起,就不断通过立法来禁毒禁烟,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虽然没有彻底根除烟毒,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我们今天的禁烟禁毒有一些启发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4.
张皓 《晋阳学刊》2013,(2):42-52
印度独立前后,英印分三路侵占和蚕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宣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线。英印两国的目的有所不同,英国企图在中印两国之间留下领土争端,印度企图进一步建立环印度洋政治圈和对中国的战略态势。国民政府的处置,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在印度独立前,国民政府积极而主动,一方面指示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予以注意,要求与中央政府协调一致;一方面同英印交涉。噶厦反对英印的侵占,明确表示它从未承认过西姆拉草约。印度独立后,国民政府消极而被动,打算在中印条约签订后再来解决边界争端问题,丧失了利用印度独立之机遏制英印侵占的有利时机,印度的侵占变本加厉,历史的重担只能落在新中国政府的身上。  相似文献   
565.
黄埔·珍藏     
《新华航空》2011,(3):66-67
中国第一张女兵合影的由来依黄埔军校惯例,一般入伍生不拍集体合影,原因是入伍训期过后,经考试分科将淘汰不及格和身体病弱的入伍生,只有当学生毕业时才照合影留念。那么又是谁促成"黄埔女生大队写真"的呢?  相似文献   
566.
1929年、1930年、1931年元旦,长沙人响应当时国民政府号召,不过旧历年,改过阳历元旦新年。  相似文献   
567.
国民政府时期针对灾荒频仍的现实,制定了有利于救灾信息传递的法规——《振务电报规则》,对办赈所发电报提供免费优惠。但政策在执行中有很多不便,影响了其应有之效。灾情信息大致通过官方和民间两条渠道,以电报、电话及新式媒介—报刊、杂志和纪实图片的放映和宣传等方式进行传递,其传递方式和渠道在传统基础上体现出明显的近代特色。  相似文献   
568.
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赔偿问题经历了一个由积极到消极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这一转变不仅对当时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对现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569.
李响 《领导文萃》2012,(9):70-73
1937年,空前的国难降临,整个民族的命运大转折,胡适亦不能幸免。他临危受命赴美争取援助,不久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美大使,这是胡适生平第一次当官,为此不得不中断学术研究近十年。不干政治是胡适最后的底线,至此已被突  相似文献   
570.
本文对国民政府的两次难侨救济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政府救侨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华侨对民国创建和抗战救国的贡献,救侨措施的大体相同体现出近代中国农本经济的现状,救侨成效虽未能如愿,却稳定了社会秩序和强化了华侨的归属感。国民政府对失业华侨的救济,既是近代中国政府首次大规模对遭遇困难的侨民的救济,又为抗战时期战争难侨的救济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救侨思路。日后新中国处理类似的华侨问题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模式。国民政府的救侨工作,其历史意义还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