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0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178篇 |
社会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图腾诗以民族图腾诗这种文化原型为表现对象,传达的是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心理。诗人借助图腾意象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丰富内涵,使得历史与现实交汇、审美与人生同构,进而完成了对民族之魂的重铸。 相似文献
33.
南永前图腾诗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一、对朝鲜民族以及中华各民族原始人文精神的重新发掘;二、重铸朝鲜民族的原始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34.
吉成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本文对古代越族独特的崇蛇习俗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越族崇蛇习俗源远流长, 在今天的黎族、壮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及疋旦民中仍保留着崇蛇习俗。2.越族崇蛇习俗是有差异的, 各地所崇拜的蛇并不相同。有的越族崇拜无毒蛇, 有的越族崇拜有毒蛇。3.有的越族的崇蛇习俗属于图腾崇拜, 有的不属于图腾崇拜, 而越族的蛇图腾崇拜并没有发展为龙崇拜。本文还试对越族崇蛇习俗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与蛇类生活习性、越族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和越族人民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叶舒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17-20
一度有人认为中华文化的图腾祖先是狼,但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表明,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之中,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直接有关联的,看来也是熊。再参照北方萨满教传承中的有关熊的仪式、信仰和观念,结合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的事实,可以知道,龙的传人之中当有重要一部分为熊的传人。 相似文献
36.
37.
38.
布洛陀神话是壮族口头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是骆越文化的精粹。追本溯源,布洛陀神话应源自几千年前的骆越鸟图腾信仰,带有浓厚的骆越文化特点。它随着骆越族群的扩散而传播,在骆越后裔布依族、水族等民族之中仍有其各自的表现形态。布洛陀神话是从骆越未分化时代就保存下来的珍贵叙述。 相似文献
39.
杜冬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9
淮阳泥泥狗是随着太昊陵的祭祀活动而诞生并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化瑰宝,是我们的先民在原始图腾崇拜习俗作用下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凝聚着原始图腾艺术生动而丰富的民间记忆。淮阳泥泥狗图腾的造型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兽共体、人禽共体以及兽禽互渗,其造型充分显示了原始图腾的艺术美,并寄寓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泥泥狗的图腾原型及其图腾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探讨,是保护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必然需要,也是树立中华民族在世界艺术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0.
黄信初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114-116
图腾艺术所体现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延伸,并被现代设计师们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表达,最终成为一种新形式。设计师通过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运用,展现了远古图腾再现的艺术魅力,赋予了图腾新的时代特色,也使得图腾文化与现代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