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849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13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1691篇
理论方法论   270篇
综合类   3708篇
社会学   1268篇
统计学   31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790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德庆 《唐都学刊》2006,22(2):116-119
“除留”是广泛存在于陕南土地交易中的一种习惯。在契约中对土地上的各项财产进行详细说明,有利于加强交易的确定性,减少纠纷的发生。而坟地的除留更具有典型意义,按照物权法的观点,其性质当为地役权的特殊形式。坟禁地役权可以通过契约附带设定、专门买卖或赠送以及官方裁决间接获得三种途径。其取消亦有相应的形式。清朝法律对坟禁有保护性的规定,而土地契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尽管“除留坟禁”的习惯已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宗族势力的干涉、地方官员的判案、户籍制度的管理以及土著客民间的矛盾等都会影响到该习惯的施行、发展、完善,故而仍然难以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坟山告争”。  相似文献   
992.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跃 《社科纵横》2006,21(6):112-113
中华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些节日,千百年来成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在商业大潮冲击下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意义渐渐发生了变化,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保护中华传统节日,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农民权益得失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田光 《学术交流》2007,(4):111-11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对城市化涉及的核心群体——农民权益的“得”与“失”是不容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化中,农民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其“失”甚至可能更重于“得”。城市化的社会经济特点、强势群体的掠夺以及政府利益介入、农民自身的缺失等都有可能成为农民权益“失”的原因。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与农民受益的一致性,并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利益的分配制度,进而提高农村的聚集效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等是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阶层、阶级、土地关系三个方面对传统农民的社会成分进行了分析,力图揭示传统农民的阶层结构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5.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认为,土地所有权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而绝对地租的本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在我国,尽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消灭了土地的私有权,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土地的所有权,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绝对地租已成为不可否定的客观事实。为此,有必要对构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市场,并对农村土地市场进行有偿征用、出让、租赁、发包等运作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建立完善土地用途管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外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土地的基本方式,是各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与前提。我国土地资源和耕地面积人均相对量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精打细算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资源节约型的土地开发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997.
在总结多年公墓建设经验、借鉴国际同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首都实际,北京市以"资源节约,环保生态,休闲观光,社会教育,人性服务"为城市公墓建设理念,提出了既节约土地又美化环境的城市生态墓地建设目标,先后筹建了以长青园骨灰林基地为首的一批生态型城市公墓.  相似文献   
998.
土地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农村耕地转变用途后能获取超额增值收益,市场的局限性在于发挥土地经济属性的同时抑制社会属性。市场失灵为政府管制定位,政府通过严格的用途管制弥补市场不足。土地发展权是由人与土地关系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利行使的社会化要求土地发展权主体承担社会性义务。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配置土地发展权,政府通过矿业市场准入制度审查矿业用地的合法性。强制性用途管制依赖法制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999.
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在全国展开,引发了诸多弊端。在此背景下,基于“诺斯悖论”理论,从分税制改革动因、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土地产权制度、转型期地方政府典型的“经济人”行为特征、“路径依赖”对以土地出让为主的地方财政获取模式的强化作用方面,分析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征用制度、科学划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土地财税收益的分配关系、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角色转变、建立科学全面的政绩考核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鱼鳞册是明清土地管理的地籍清册,遗留至今的数量很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遗存尤为罕见。贵州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新发现的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共4册,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侗族村落在清代晚期的土地占有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如以"稨""籽"为田地产量和面积的计量单位,丰富、生动而形象的田块形状描述词汇等,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结构和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与徽州鱼鳞图册相比,侗族鱼鳞册在形式上较为简化,但在明晰土地产权、保证赋税征收方面,其功能与徽州鱼鳞图册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