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57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68篇 |
劳动科学 | 60篇 |
民族学 | 98篇 |
人才学 | 132篇 |
人口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1570篇 |
理论方法论 | 274篇 |
综合类 | 3389篇 |
社会学 | 1213篇 |
统计学 | 2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802篇 |
2013年 | 570篇 |
2012年 | 658篇 |
2011年 | 715篇 |
2010年 | 669篇 |
2009年 | 817篇 |
2008年 | 736篇 |
2007年 | 447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374篇 |
2004年 | 308篇 |
2003年 | 245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李淑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6)
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农村土地制度几次重大改革逐步形成的。虽然迄今为止,土地制度历经数次变动,但是其逐步趋于完善,为了克服其缺陷,解决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对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这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等问题在立法和司法上尚无完善的规定,造成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与土地不能分离的农民房屋的拆迁安置问题,已成为最易产生矛盾的主要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试图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农地征用拆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从司法角度考察当前征地拆迁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设想和思考,以期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4.
万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7-48
土地储备是当前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形式,通过收购—储备—出让土地的运行机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使政府获得可观的土地收益。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当前城市土地经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完善土地储备机制而探讨如何经营城市土地,实现城市土地收益最大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5.
黄爱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6-90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家而给予补偿的制度。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程序性、补偿性和救济性等法律特征。在我国,由于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因而在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开发中,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征收,并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相关权益。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相关规定,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6.
当前土地管理法制面临“弱市场化”“权力中心化”与“城乡背离化”本体性困境,就此需依托“政府—市场”上下联动、“权利—权力”内外反馈及“城乡一体协同发展”而反思转型和纾解。比较考量土地管理法制改革之两条进路,进而把握《民法典》“主体自治”理念对“去市场化”之修补、“权利本位”理念对“权力中心化”之矫正、“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对“城乡背离化”之扭转的有效调节和工具功用契机。具体面向《民法典》与土地管理法制因应对接时,应贯彻“私权自治与权力干预相统一”“资产效益与生存保障相统一”“协同发展与差异调控相统一”及“效益增长与持续发展相统一”等基础对接原则;遵循“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入法推广”的基本思路,抓紧土地管理法制“废、改、立、释”等有效对接方法;聚焦农村集体土地且秉持从“权力中心化”转换至“权利中心观”的核心对接场域。着力推动民法典时代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对策在顶层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的“三块地”持续联动改革、重点的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及其托底的土地管理法制保障机制等多维度发挥改革效能。 相似文献
57.
我国土地制度演变及其绩效创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祥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15-19,33
论述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经济生产效益的释放过程,同时对土地制度变迁产生的绩效进行了评析,指出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由于农业本身的产业弱势,政策颁布与执行中存在一个博弈,只有博弈结果是有利于农户收益提高时政策才会有效推行。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推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使农业飞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农业投入增长缓慢,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出现了农业发展缓慢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依据这一观点,基于农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当前所实行的分散经营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业利润率,对要素的吸引力不够,造成农业要素投入偏少,这最终导致农业发展缓慢。针对当前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继续探讨和分析满足效率标准的、更有效率的土地制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前最为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式是推行农民占有股权的具有所有现代股份公司特征的土地股份公司形式,这种形式能够解除现行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解放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9.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盛智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0-42
在阐述了中国农村现行土地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当前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提出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213-1218
文章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发展总方向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上展开理论碰撞:一方面对土地私有相关论断展开种种清算;另一方面对小农经济消亡论和小农经济稳固论分别深刻剖析。其分歧点在于对家庭经营性质定位的不同,实质是要跳出线性认识论的桎梏,将其置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样的双重维度中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应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经济的总方向下改造现有小农,即尊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载体的多样性、共存性,加强合作性,政府也须为此改善一定的外部环境,真正有效强化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