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13篇 |
免费 | 553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36篇 |
劳动科学 | 716篇 |
民族学 | 824篇 |
人才学 | 483篇 |
人口学 | 652篇 |
丛书文集 | 4398篇 |
理论方法论 | 1395篇 |
综合类 | 8633篇 |
社会学 | 1578篇 |
统计学 | 8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74篇 |
2023年 | 541篇 |
2022年 | 553篇 |
2021年 | 652篇 |
2020年 | 579篇 |
2019年 | 476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415篇 |
2016年 | 504篇 |
2015年 | 656篇 |
2014年 | 1593篇 |
2013年 | 1271篇 |
2012年 | 1446篇 |
2011年 | 1640篇 |
2010年 | 1479篇 |
2009年 | 1602篇 |
2008年 | 1683篇 |
2007年 | 1130篇 |
2006年 | 1037篇 |
2005年 | 1041篇 |
2004年 | 796篇 |
2003年 | 857篇 |
2002年 | 741篇 |
2001年 | 670篇 |
2000年 | 529篇 |
1999年 | 199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冠肺炎疫情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内在动力的转变带来特殊契机。新经济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下所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与经济形态,其在后疫情时代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迭代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知识与信息为基本要素,以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迭代为作用路径。为此,我国催生性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与集成应用,促进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相应地发展新经济所需的政策支持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92.
93.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国际间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流动失衡。据此,我们认为遏制人才外流趋势,扭转人才分布失衡的局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直接改变我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格局,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目前阶段,我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4.
城市化:来自农民工群体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农民工并非一个高度同质性的单一利益群体,而更像是一个“潜在性”的大利益集团。相应的,农民工群体对城市化存在着明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态度及政策需求,也正是这种显著的差异性事实上将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区分成了三级四个“隐性”群体。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跳出“身份城市化”陷阱,对各种与二元户籍制度相联系的福利制度进行同步的改革跟进,否则,由此引发的其他政策并发症将会严重冲淡、甚至导致改革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再者,城市化必然会涉及到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在这一问题上,应避免先入为主的将农民工视为改革的天然阻力,恰恰相反,如果国家能够提供必要的政策供给,甚至大部分农民工可以成为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近代中国百年屈辱悲惨与民族独立历史序幕,标志中国半殖民地时代来临,反映基督教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政治、军事、法制和制度化的层面。本文首次从福利社会史角度,运用历史档案资料、文献回顾、内容分析与历史比较等方法,从社会福利、社会需要、社会现代化、国际关系与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冲突理论等理论视角,首次全面、系统、客观和历史地探讨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百年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本文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百多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1840-1894年,1895-1911年,1912-1927年,1928-1937年,1938-1949年五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结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结构特点与时代特征,为深入历史分析搭建宏大和长期历史舞台背景。在此背景下,全面系统梳理西方文化对法律学科、法制精神、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传播扩散,尤其是简要总结、历史概括基督教在百多年间对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和历史地总结近代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尤其是探讨、总结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互动中蕴含普遍客观规律。最后对近代中国百多年社会政策、社会立法历史影响的历史评价和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99.
大数据技术变革导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必然有自己的新伦理问题。大数据时代是一个透明的时代,必然导致隐私无处藏躲;大数据意味着大价值,大数据利益相关者之间难免存在利益矛盾;大数据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关系来预见未来,大数据意味着大预测,我们的未来可能会被大数据设计和选择;大数据时代实现量化一切,但是可能导致数据独裁;大数据作为一项综合技术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