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汉语社会丧葬活动中所使用的委婉语,浸透着汉民族生死观念及其礼仪精神,其中汉魏六朝时期伴随着复音词大量涌现而成批产生的碑刻坟墓义委婉语极具个性,是以词语模形式构成以词根为词标的多系列词族,而其构成成分即词根语素则体现了由隐喻或转喻机制生成的人类经验——对与坟墓相近或相似现象的认知突显,故而其构造的认知理据主要体现为“阴阳两隔”“入土为安”等汉文化观念,语言理据则主要表现为由具有特定所指意义的转喻语素加上隐喻或转喻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委婉语词形成的彰显特殊语境语域氛围的语义表现。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蒋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1)
在《悲悼三部曲》中,坟墓意向和海岛意象是对清教文化和异教文化的讽喻,是奥尼尔对于美国文化的清教主义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