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1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8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5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196篇 |
社会学 | 68篇 |
统计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481.
一、南通遭遇的历史罕见雨雪冰冻灾害情况
今年1月12日以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贝加尔湖以东强冷空气交汇共同影响,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受其影响,江苏省南通市遭遇自1952年有连续气象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雪天气。1月25日夜间至29日出现强降雪、强降温和道路结冰等雨雪灾害天气。2月1日午后起至3日,新一轮暴雪卷土重来。该市遭遇的这次区域性灾害性天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强度大。1月25~29日全市普降暴雪,过程雨雪量29.9毫米(海安)~48.9毫米(启东),最大积雪深度15厘米(启东)-30厘米(如皋)。除如东平历史记录外,其它各地积雪深度大幅度超过历史记录。2月1日起本市又普降大到暴雪,新增积雪深度全市在4厘米(海安)~12厘米(海门),过程雪量在2.4毫米(海安)~10.9毫米(海门)。二是持续时间长。两次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天,超历史记录。三是影响范围广。全市各县(市)区均出现暴雪,无一幸免。四是灾情严重。两次恶劣天气正值历史罕见低温,叠加和放大了灾害影响,涵盖群众生活、农业生产、交通、电力、通讯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2.
483.
车四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4):69-88
缓解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包含心理健康、环境质量等要素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借鉴A-F贫困框架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权神经网络(NNRW)法,精准测度并分解中国城乡间、区域间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发现:无论城乡间还是区域间,随着相对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相对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发生极端多维相对贫困的居民数量逐渐递减。同时,居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呈“西高东低”态势,全国居民多维相对贫困水平大致与中部地区相当;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且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与西部地区相当;城镇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水平大致与东部地区相当。此外,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金融产品、生活环境、耐用品和人均纯收入等因素是城乡间、区域间居民发生相对贫困的主因,但是致贫主因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的贡献率有所差别。研究结论为制定解决多维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484.
人体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感受,是多种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对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正在从单一环境因子向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方向上发展.文章从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两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实施框架,阐述了室内环境因子对人体单一感官舒适度交互作用的效应、类型和对整体舒适度的非对称影响,论述了相关研究结论的应用价值.综述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485.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率先采用的制度,但该法中的总量控制制度无论是在法律规范层面还是在法律实施层面都没有成为实际运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使总量控制从宣言变成活的制度,即具有运行功能的污染物排放总行为控制制度。要赋予该制度运行能力,《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须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目标制度,对确定海洋环境质量目标的主体、确定许可排放总量的主体、分解许可排放总量的主体做出明确规定,对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之间的关系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86.
本文用示波极谱锌—乙二胺配合物吸附波的方法测定大气总悬浮微粒(T、S、P)中痕量锌,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选择性好。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T、S、P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92~103%,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进行了对照,结果较为满意。本文还对有关空白问题进行了探讨,样品膜几种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7.
重金属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不仅涉及区域和影响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非常容易诱发,危害极大。为了避免“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的不合理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现象,有效解决重金属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确保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应通过建立污染者负担与政府环境质量担保责任的衔接制度来完善重金属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8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6-24
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具有能源同源性。对能耗、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控制目标进行联合分配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结合环境生产技术,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DEA的省域控制目标联合分配模型,并对2020年进行分配分析。结果表明:零和收益DEA分配方案能够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比国家工作方案更优;各省可结合自身的节能减排压力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并积极推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489.
李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68-73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现,农产品产地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是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数量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状况和已有的分级依据,按照农产品质量与产地环境质量两者同时超标,且农产品质量超标确由产地环境质量超标所致的分类原则,将农产品产地划分为优质生产区域、清洁生产区域、限制生产区域和禁止生产区域4个等级,并建议我国政府从制定产地分级管理标准、编制产地分级电子地图、严控产地污染源头、加大产地环境修复力度、建立分级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90.
《人不炼,不成器》一文从人的修身角度着眼,逐步深入拓展。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分层设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叙述,因而整篇文章不落俗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