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42篇 |
免费 | 388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77篇 |
劳动科学 | 186篇 |
民族学 | 649篇 |
人才学 | 590篇 |
人口学 | 122篇 |
丛书文集 | 3508篇 |
理论方法论 | 799篇 |
综合类 | 7277篇 |
社会学 | 1605篇 |
统计学 | 8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60篇 |
2023年 | 584篇 |
2022年 | 523篇 |
2021年 | 675篇 |
2020年 | 647篇 |
2019年 | 712篇 |
2018年 | 277篇 |
2017年 | 380篇 |
2016年 | 442篇 |
2015年 | 608篇 |
2014年 | 1176篇 |
2013年 | 893篇 |
2012年 | 1162篇 |
2011年 | 1208篇 |
2010年 | 1165篇 |
2009年 | 884篇 |
2008年 | 1291篇 |
2007年 | 834篇 |
2006年 | 571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423篇 |
2003年 | 627篇 |
2002年 | 614篇 |
2001年 | 781篇 |
2000年 | 650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总结推广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规划,推动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于2010年8月1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9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民办养老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政府的培育、引导与扶持,同时也伴随着政府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在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这种模式可称之为政府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9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老有所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要求,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94.
95.
廖翔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
灵宝派以灵宝经书闻名,以灵宝斋法见长,系道教的三山符录道派之一,在刘宋时期大流行于世;灵宝派大流行的社会原因在于它作为一个道派成功完成了社会化历程,灵宝经书普度一切人,超度三界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需要,灵宝斋法的提醒功能强化了灵宝派独特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9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静静地沉睡在暮霭晨光中,她即将化作一江清水,逶迤北上。她承载着中华民族50多年的梦想,北借南水,南水北调,从而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优化我国的水资源配置;她承载着数以万计的移民干部用汗水与心血、拼搏与奉献、大爱与真情,为这一宏大工程、这一“国家行动”忘我付出、默默创造的壮丽事业;她承载着30多万库区移民,为国家这一战略工程所作出的牺牲,牺牲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地,这里有他们的根,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97.
98.
象棋比赛中,各棋子纵横驰骋于楚河汉界之间,恪尽职守而又广泛联系,独当一面而又谋略全局,方寸间展现各自角色风采。党委办公室秘书虽身处一职,却发挥着多种作用,承担着多重使命,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借鉴象棋艺术,必将有助于秘书从更大深度、更新视角、更广视野来审视自身定位、工作趋向,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平、推进工作、成就事业。 相似文献
99.
100.
吴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
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伊阿古形象,一直作为离间者、阴谋者而定格为典型的恶人形象,其人格特征也总以多行不叉必自毙的简单判断匆匆盖棺定论.可一旦追问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内在逻辑,追问阴谋者崩渍、毁灭的根本原因,则语焉不详.其实,任何以阴谋手段谋取利益者,主要都是利用谣言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使特定目标人或受害者丧失判断能力,从而错误地为阴谋者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甚至助其达成目的.但是,阴谋者的阴谋行为总有一种内在的无法克服的被动困境,从而使正义战胜邪恶的逻辑永恒应验.这一困境的主要特征就是努力使目标追求不为人知,从而使正常追求行为成为不可告人的秘密;自视与他人评价的巨大反差导致的怨恨、不满,要通过罪恶手段去释放,并谋取自己认可的公正;将自己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他人失误的基础上,导致预期结果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因素就是阴谋者的目标追求因间接、曲折的方式而远离预期结果,被动地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归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