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649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季布 《老人天地》2013,(6):48-48
五一节小假期,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游走,游览了孟府、孟庙,那里古柏参天,历代石碑数幢,建筑气势宏伟。参观了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孟母池,还登上北周时期的铁山、岗山、葛山、尖山,一览“四山”摩崖石刻……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恰逢此地举办“孟子公开课”,第一讲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开篇。于是,走进会场做了一回“老旁听生”。  相似文献   
82.
初盛唐人对孟子的接受,主要表现于引述孟子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中晚唐人发展为对孟子的学说进行专题讨论,显示出对孟子更高的兴趣.其中,韩愈崇孟最具推动力.韩愈自身的儒教学养及其欲以道统自振一代的抱负和理想是其崇孟的学缘基础,而其崇孟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思想可以为中唐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疗救的药方.韩愈以孟子的君臣之论反对藩镇分裂,以孟子的心性说为排佛的思想武器,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君主秩序,维护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83.
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合一个主谓句而构成的短语,前面动宾短语的宾语同时做了主谓短语的主语,而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就叫兼语句。本文从兼语句的三个部分入手,论述《论语》和《孟子》中兼语句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84.
笔者从接受学角度认真考察了《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并与历史上的孔子加以对比,认为《孟子》对孔子进行了“圣化”,《庄子》则进行了“寓言化”,尽管两者中的孔子都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他们那种不拘泥于历史、主动拿来、为我所用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治学方法上对后代亦有较大影响,可谓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85.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86.
运用“双重印证法”对《孟子》的篇章、段落、语句中语词与语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考察《孟子》原文中所蕴涵着的单音节实词的同义关系 ,在《孟子》中显示语词同义关系共有七种不同格式  相似文献   
87.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思想,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由于二者的互补性,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即把改造自然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片面强化人对自然的索取,又不能停止生产,以此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庄暴见孟子》一文体现出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充分发挥了孟子能言善辩的特长。孟子在这场论辩中抓住时机,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并且步步善诱,欲擒故纵,引人入彀,成功地借齐王"好乐"的话题阐述了他的"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89.
孟子哲学是求善的哲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他的崇高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的处世原则,"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他的一贯精神.这种道德情感一方面是对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和反叛,另一方面也是与其严格的道德自律、"孳孳为善"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本文对孟子的研究,是将标志其本质特征的道德情感置放于当时社会历史进程和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之中,试图一方面动态地考察深刻影响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辩证地审视他的深层心理结构,展示成就其道德情感的强大意志力量,从而把早已被"蒸发"为干巴巴的哲学原理与政治信念象征符号的孟子还原为处于多维文化视野之中的生命之躯,当作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来展开解剖,从而有助于更深刻真实地认识孟学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先秦的阴阳之气论作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论提出的基础,论述了"浩然之气"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以居仁由义作为道德的具体践履,其目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