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27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5298篇
劳动科学   251篇
民族学   335篇
人才学   2427篇
人口学   129篇
丛书文集   2774篇
理论方法论   1076篇
综合类   12234篇
社会学   5059篇
统计学   38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640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1993篇
  2012年   2321篇
  2011年   2794篇
  2010年   2474篇
  2009年   3448篇
  2008年   2879篇
  2007年   1654篇
  2006年   1245篇
  2005年   1114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流浪乞讨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治,特别是对职业乞讨行为目前在政策上还没良药医治,但各地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许多可行的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主动救助方式,值得相互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13.
众所周知,我们职高的学生是三差生:即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更有甚者,学校稍管不慎,学生便出现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上网成性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想学习好的概念。至于英语,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打好基础。很多学生在刚接触到英语时,由于贪玩,懒惰,学习目的不明确,以  相似文献   
214.
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此,  相似文献   
215.
历史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学习方式,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而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呢?  相似文献   
216.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强烈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进行某项工作时付出努力的程度.兴趣亦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17.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讲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218.
冉玲历  王容 《科学咨询》2010,(14):43-43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21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人终生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0.
河之洲     
正人脉的真相所有的朋友或人脉关系都是靠时间来灌溉的,而这些都是以自己的精力和感情为代价的。不主动联系的结果只有一个:你会失去你的朋友。关于人脉有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人脉一定要有用。这里的有用往往带有某些标签,不是有权有势,就是有某种显性的资源。但真相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对你有益的朋友都是好的人脉。我们说益友有三:交流思想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