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1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管理学   7590篇
劳动科学   576篇
民族学   924篇
人才学   2787篇
人口学   573篇
丛书文集   5601篇
理论方法论   2663篇
综合类   21649篇
社会学   11732篇
统计学   129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440篇
  2014年   4427篇
  2013年   3693篇
  2012年   4259篇
  2011年   5396篇
  2010年   5178篇
  2009年   5814篇
  2008年   5603篇
  2007年   3180篇
  2006年   3103篇
  2005年   2217篇
  2004年   1748篇
  2003年   1296篇
  2002年   1068篇
  2001年   936篇
  2000年   640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妇女生活》2020,(4):52-54
家长无不希望孩子聪明能干,能自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很多孩子却难以做到,反而因为热衷于玩手机、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实际生活锻炼,变得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出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43.
最近一段时间,习大大的一句话,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一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年轻人不要熬夜。他在会议上讲到,自己担任县委书记时,常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通宵达旦,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不要熬夜"的劝勉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纷纷上网  相似文献   
44.
盛安 《生存》2020,(13):0094-0094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 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45.
46.
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有社会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博物馆在各城市、各区域文化有交流的作用,可以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沟通;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成为旅游、娱乐地方,可以了解当地风情和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展现国家、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传播历史民族文化知识、社会科学文明的场所,同时也是见证祖国繁荣昌盛、无比辉煌的时光,也是以直观的方式教育后代,了解国家的屈辱,知道民族的辛酸和痛苦,增强国民的公共意识,培养国民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基地.本文描写了博物馆的现状,浅谈了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在新思想"大学习"热潮下怎样更好地坚持发挥好新思想的价值引领、创新引领和作风引领,推动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教育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实现民办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及新时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期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二者都把“生活”作为重要概念进行论述。从作为经济学哲学概念到作为社会批判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视到对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生活的揭露,从分析“生产生活”的异化到对“非人性”生活的批判,从“生活的手段”到消灭“非人性的生活条件”的思想历程。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解决人的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开启一种全新文明的生活形态的高度来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主题     
《社区》2004,(3):4-5
  相似文献   
50.
世象     
《社区》2004,(11):3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