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35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73篇 |
劳动科学 | 213篇 |
民族学 | 173篇 |
人才学 | 424篇 |
人口学 | 69篇 |
丛书文集 | 2066篇 |
理论方法论 | 583篇 |
综合类 | 5299篇 |
社会学 | 1466篇 |
统计学 | 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29篇 |
2022年 | 248篇 |
2021年 | 293篇 |
2020年 | 263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229篇 |
2015年 | 368篇 |
2014年 | 998篇 |
2013年 | 723篇 |
2012年 | 940篇 |
2011年 | 1045篇 |
2010年 | 929篇 |
2009年 | 977篇 |
2008年 | 1141篇 |
2007年 | 689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549篇 |
2004年 | 376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313篇 |
2001年 | 348篇 |
2000年 | 209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丹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从人性的界定、人性的倾向、人发展的决定力量、健全人格的特征四个方面,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的人性观进行比较,探讨其中国化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过程中会面临的阻力。 相似文献
992.
“自然-社会-意识人性论”理论模式探析——兼论行政管理模式设计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武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145-149
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的设计大都是以“性恶论”作为理论支持的,文章在对过往各种“人性论”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社会-意识人性论”理论模式,为行政管理模式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覃新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14-18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激发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乡土”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思考提供了现代启示;他的乡土文本使民间习俗文化与风物传统以及多样的民间生活成为了乡土文学的重要“养料”与“维生素”,完成了乡土中“自然人性”的美学构想,并为历史与文化、乡情与理性、城市与乡村的双重审视的文化母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解答思路。当下乡土文学应该注意当代农村问题、乡村题材的创作与研究,城乡整合中农民的关注与关怀,中国特色的“新现代性”建构以及土地大地的生态追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等离子体密度的测量要求,设计了一种工作于8mm频段的点聚焦透镜天线。对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高次模可以忽略的理论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为天线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简述了青溪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方案设计的要求,结合远期网络应用确定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的选型,根据实际地理情况,采用以光纤互联为主的快速以太网交换,实现了生活区与厂区良好互联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9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教育之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崭新的视角与多种途径论述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相关问题,树立与时俱进的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7.
998.
唐后期,为了控驭广西西南部的非汉民族,在广西境内首次设立高层政区岭南西道,道治位于邕州,但历时短暂。从北宋到明代,在以民族因素为主导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广西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桂林。清代中前期,民族因素对广西地缘政治的影响削弱,桂林作为省会只是历史惯性的作用。清后期爆发的边疆危机,成为广西地缘政治变动的新因素,广西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成为历史发展的妊然趋势。 相似文献
999.
1000.
陈秋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
高等院校要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要提高育人者的素质,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校发展和学生成材的双赢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