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汤畅 《家庭科技》2016,(4):22-23
正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  相似文献   
392.
本文通过对《三国志》中有关当时“忠”的行为、观念的记载及评价的分析,指出“忠”的观念在三国乱世中仍有较大的影响,恪职守忠、上谏尽忠、死节尽忠,构成了当时“忠文化”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所以忠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君仁臣忠、审时度势而尽忠,也是当时很重要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393.
钟代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陶学专家,在陶学理论和陶学研究史等方面多有令人钦佩的建树。本文从“隐逸”与“忠晋”两大热点出发,着重探讨了钟优民的研陶贡献。  相似文献   
394.
"守藏之史"与老子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周金文和周代文化考古的成果,结合文献研究,可发现老子在西周担任过柱下史职务,就是御史,后改任收藏史,负责盟誓、法律法规的管理工作,都是司法职事.晚年,他著《老子》一书,其中充满了批判精神,也包含着丰富的法律哲学和思想.他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天下有道,法制理想是善政爱政,提倡做人、为政都要"正",认为战争和犯罪的根源是社会的不公平.老子很多的法哲学见识,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至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95.
作为儒家经典,《论语》、《曾子》、《孝经》虽然产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有关孝的理论。作为孝的基本内容,孝、忠、悌的理论不仅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秩序、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6.
《左传》中记载了众多的士人形象,这些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特点。本文从春秋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角度,从“战争”、“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外交”三个层面分析《左传》中士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从“忠”、“义”、“礼”三方面具体阐释士阶层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397.
官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为官之道.论文论述了官箴的形成、官箴的核心价值及道德操守以及官箴的不足,认为官箴精华与糟粕并存,其积极部分,如敬畏忠的核心价值,清慎勤的道德操守,对当前行政文化建设仍有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398.
唐代,通过科举、门荫以及流外等途径获得吏部铨选资格以及大量停替待选的六品以下前资官组成了选人这一庞大的群体.选人能否被注授官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唐代选人都是要经过一定的守选期才能被正式注授官职,因此,守选制度是唐代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唐代选人守选的实际情况以及选人守选制度在唐前、后期有不同变化,因此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唐代选人的守选制度.  相似文献   
399.
中国古代创造了长期悠久的光辉历史文化,是和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和谐、稳定、凝聚、统一的条件分不开的。宗法制度和宗族伦理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论述传统宗族的孝友礼义、亲亲尊尊等伦理在构建古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0.
"忠"、"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不仅是史学家编著史传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涉及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占据统治地位,故而这一时期史家在有关"忠"、"孝"的评论上,一方面继承并淡化汉代"忠"的观念,另一方面极力提倡家族间的"孝",逐渐形成以孝为首的名教观念。这些史论中所包含的史家忠孝观虽未超出儒家之范围,却反映出浓厚的门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