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5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才学 | 2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10篇 |
理论方法论 | 40篇 |
综合类 | 371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曾经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他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笔者在学习和思考之际,想起了1937年10月发生在延安的黄克功案件。这是当时的一件惊天大 相似文献
102.
李桂英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71-76
税务机关“官告民”诉讼是指税务机关为了维护税收征管秩序、保障税款征收和维护税收合法权益,依法定条件向人民法院起诉纳税人或纳税人的关联人,由人民法院审理并裁判税务争议的诉讼活动,包括税务民事诉讼和税务行政诉讼.其具有起因的涉税性、主体的恒定性、诉讼内容的综合性、诉讼标的的复杂性等特点.在我国建立“官告民”税务诉讼,既有理论基础,也有法律依据和可行性,需要在起诉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湛贵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15-19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财政困难重重,没有稳定财源,支出浩繁。为摆脱困境,保障推翻德川幕府,明治政府发行了太政官札,解决了倒幕战争、明治政府运转所急需的各种经费,在财政上有力地保证了倒幕战争的胜利和新政府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4.
刘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0-101
初仕含义的起家官是士人出身等第信息的浓缩,也是六朝士族制社会维护门第流品秩序的关键,故受门阀化洗礼的北魏墓志对此高调标榜。墓志资料显示,伴随着北魏诸公及将军幕府机构的膨胀,原本鲜有高门问津的僚佐逐渐步入清流行列,成为显赫的士族起家官。幕僚释褐对候选者的家世背景有严格要求,三代世资达到旧令五品以上方能入围,以此确保士族的垄断权益。其内部分层清晰明确,功臣后裔、五等封君和精英人士高居新令六品以上,世资一、二品的宗室位列正七品,同等条件的庶姓及世资三至五品者退居从七品,这里折射出崭新的阀阅等级体系和统治集团的构造特征。从幕僚出身者的仕途前景来看,首次调转往往破格超迁,平生所任最高官普遍跨越象征公卿大夫层位的五品官僚线,极具强劲的助推潜质,因而备受士族推崇。评判官职清浊的传统标准就此彻底被颠覆,也引发我们对北魏士族风尚潮流及文化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5.
魏丽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58
会官审录制度是明朝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会官审录制对加强明
朝中央集权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会官审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特点和
蕴涵的精神意蕴对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仍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6.
李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85-96
在《尚书》经义系统内部,"受命"作为与一种"天—人"秩序密切相关的重要观念,贯穿了经文中关于历代圣王政教实践的记述.《皋陶谟》中提出的"天工人其代之"论断,表明了"天—人"秩序落实于人伦—政治实践领域的必由进路."天工"即由"天"降于人间的职事,"天子之位"即"天工"等次秩序中的最高统治分位.王者依照"天子之位"的职权... 相似文献
107.
108.
举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92-92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曾出现过世袭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多种选士制度,在这些选士制度中,唯有九品中正制拥有诸多的异称,例如:九品官人制、九品、九品之制、九品中正官人法、中正制、九品及中正等,迄今未有统一、规范,为学界共同认可的名称。在这些名称中,哪个最能反映这一制度的本质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这一制度应以何命名,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围绕着这一问题,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为九品中正制,一是认为应为九品官人制。前者可参见张旭华《魏晋九品中正制名例考辨》,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后者可参见陈长琦《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栽《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两文对各自的观点做了较为完备与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9.
翟意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75-78
康熙朝起居注官制度存在了四十多年,较为忠实地履行了记录康熙皇帝言行的职责,为后人留下了特殊而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这种职官上承前代,但在许多方面都远胜于前代。康熙朝起居注官得以长期直接侍值康熙身边,直接记录康熙的言行,于“君举必书”的记注传统贯彻得较为彻底,与此后雍正、乾隆等清帝的起居注记录多载官方文书的情形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在维护起居注记载的客观性上,康熙朝起居注官算是历代起居注官中做得比较好的。但康熙朝起居注官制度最终是以不光彩的结局退出了康熙朝的历史舞台,这说明在一个封建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史官记注对帝王言行约束作用毕竟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