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8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9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496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付倩倩 《决策》2013,(10):56-58
从2010年开始,中宣部理论局联合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被媒体称为自上而下的“新劝学运动”背后,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书香政府的愿景和努力。  相似文献   
52.
唐宝民 《老人世界》2013,(11):36-36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干涉到各个领域,包括司法。当然,那时也有法律,但执行起来,却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案子怎么判,要根据皇帝的意思,法律只是一种摆设。也因此,古代官员在判案时,大多都要“揣摩上意”,依皇帝的心思来判案。但也不尽然,史书中就记载着一些官员,在执法时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不以皇帝的意志作为判罪标准,从而留名青史。  相似文献   
53.
齐夫 《中华魂》2013,(21):32-33
《舌华录》十五记:明代官员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丈夫遏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其意为: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  相似文献   
54.
有关媒体报道,由安徽省肥东县撮镇镇政府招商引资、总投资1.2亿元的安徽国际篮球学校项目原计划2009年9月建成,如今半道上投资商突然玩失踪,工地上冷冷清清,几幢在建楼房凄凉地趴着,成了名副其实的"烂尾工程"。这几年,各地政府都在大张旗鼓地招商引资,官员们纷纷出动,四处游说,八方宣传,试图吸引外资入驻本地,发展当地经济。这本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好事,但由于一些官员处置不当,屡屡将招商引资这本经念歪,最终导致流产,将好事办坏,留下一堆烂摊子,也留下一串骂名。官员招商成功率低某权威机构统计,官员招商的成功  相似文献   
55.
许鑫 《中国民族》2007,(8):36-39
这次随中宣部采访团22天的内蒙古之行,由西向东一路走来,沿途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格外吸引我的视线,让我为之驻足、为之留恋、为之动情。他们之中,有政府官员,有企业经理,有从异乡来内蒙古扎根生活的外乡人,有纯朴的少数民族牧民……这些人在人群中可能只是个体,然而,正是这千千万万个个体,共同见证、共同努力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60年的辉煌。  相似文献   
56.
为遏制土地违法,规范土地行政行为,我国建立并实施了土地行政问责制。在研究2011年首次土地行政问责官员后续发展情况时发现,73名官员已悉数复出,但存在复出时间模糊、复出过程不透明、复出门槛低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反映出当前我国土地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官员复出机制及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官员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土地行政问责官员复出不规范不仅会降低土地行政问责的惩戒、警示作用,更会使公众对土地行政问责制失去信心,从而削弱政府公信力。因此,应通过完善土地行政问责制度、健全官员复出机制及相关配套机制、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等措施,对土地行政问责官员的复出进行规范管理,以此来增强我国土地行政问责制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是一项很有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总结、研究,于当前改进干部考核工作,仍有重要启示:考核主体的素质至关重要,考核原则必须是德才兼备,考核程序和方法必须规范化,考核法规体系必须不断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必须行之有效,考核必须起到奖廉惩贪、赏罚分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蔡书芳 《领导科学》2022,(8):119-122
行政约谈是在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政府治理手段的创新与变革,其以国家权力为逻辑基础,通过科层内部、科层外部两种约谈形式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引导与规范,实现了行政执法从威慑到遵从的理念转变。行政约谈能够实现从模糊性负面趋向到确定性正向发展的转变,兼顾节约行政资源与提高治理效率,弥补制度漏洞与破解治理困境,但也有可能被异化为一种权宜之计、避责手段。基于此,应完善行政约谈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约谈法治约束、加强行政约谈监督问责,以保障行政约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9.
马晓丽 《东岳论丛》2000,21(3):75-77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一些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叛军,在安史叛乱政权中担任要职,为叛军出谋 划策,进一步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那些在唐朝有较高政治地位、有相当影响的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安史叛 军,既是当时政治腐败的产物,又是李林甫、杨国忠压抑、排挤、打击甚至陷害同僚的结果。而从根子上说,是 唐玄宗晚年专以声色自娱和用人不当的结果。就主动投降者本身来说,既是排泄怨气的途径,又是报复唐玄 宗、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的手段。  相似文献   
60.
一般认为 ,宋朝承隋唐、五代之制 ,又略为损益 ,建立有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但如果认真剖析宋之监察体系 ,其弊端颇多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从机构设置上看 ,监察机构重叠 ,上下间又互不统属 ,监察职能为之分割或壅滞 ;第二 ,从监察官员的职权上看 ,受宋代职官体系中官阶与差遣分离的影响 ,出现了名为监察官而实际不司监察的情况 ,削弱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第三 ,从监察官员的选任上看 ,宋循汉唐成制 ,选任一些资浅阶低的官员执行监察 ,但他们缺乏权威 ,难孚众望。下面允许我们从这几个方面陈述一下自己的管见。一首先 ,宋代中央及地方监察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