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4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701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人为的打破,作为人类邻居的动物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一些动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这些问题也逐渐发作用于人类,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保护动物和动物福利等议题也被提上了立法的日程,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动物的法律性质存在着极大的争议,这个争议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92.
卢卡奇在总体性问题上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但在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上,却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这样导致他在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中总有失偏颇,像一个钟摆,时而摆向自然,时而摆向社会,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1)早年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2)晚年强调“自然存在对社会存在”的基础作用。文通过马克思的自然、人化自然、自觉自由活动来阐明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3.
大量的研究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客体工作记忆的特性。行为水平的研究发现客体的表征形式受特征维度的影响,相同维度特征构成的客体不能以整合的形式存储;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存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顶叶和前额叶在工作记忆特征捆绑的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出发,分析了”不如”句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进而分析了“不如”句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认为其语义结构为“起事·关系·止事·补事”,由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动补结构)”,语用结构为“结构话题·述题(参照系·尾焦点)”。  相似文献   
95.
刘德林 《东岳论丛》2008,(2):128-131
当前的美学研究出现了众多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美学研究客体的含混性与不确定性,艺术的定义则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征。研究客体的不同必将对美学学科的诸多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显然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大学外语教学存在各种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大学外语教学实现再次飞跃的必由之路.因此从教学主体、教学环境两方面出发采分析大学外语教学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对中国画主体、客体和本体的地位升降及三者对于中国画意义的分析可知,主体、客体和本体是中国画三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依相存,舍此无彼。在创作中可以也必须有所侧重,但却绝不可偏废。创作如此,鉴赏亦然。  相似文献   
98.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罪名,该罪的客体是权利人的财产权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该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该罪;在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时,应当注意罪与非罪以及该罪与盗窃罪、有关侵犯国家秘密的犯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99.
虚妄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飞 《唐都学刊》2004,20(2):22-24
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活动的不断展开和主体性观念的不断增强 ,人类在不断取得辉煌文明成果的同时 ,发现自身也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诸多危机 :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核危机和生态危机等等。如果这些危机最终不能得到解决的话 ,整个人类文明似乎将要面临一场灭顶之灾。面对这种“矛盾”的现实 ,引发了人们对主体性的种种哲学思考。有人发出“主体性的黄昏”的慨叹 ,当然也有人坚持主体性是无法消解的 ,只不过在 2 0世纪 ,主体性哲学实现了一种新的转型。为此 ,本刊认为有必要就主体性问题展开讨论 ,以求探索一种具体的或温和的主体性观念 ,从而引导人类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客体档案帮助人们将前后出现且特征变化的物体视为同一对象.本研究使用修改后的客体回溯范式,以预览利化效应作为考察指标,采用2(预览时间:200ms 和 1000ms)× 3(目标呈现条件:SO、DO 和NM)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颜色判断任务下,不同预览时间对客体档案信息保存的作用机制问题.结果发现:(1)在颜色判断任务下,当预览时间为200ms时,出现了显著的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而当预览时间增加至1000ms时这种效应消失;(2)在目标呈现条件为SO下,被试在预览时间为200ms时的反应显著快于在1000ms时;而目标呈现条件为DO或NM时,对目标字母的反应时在200ms和1000ms的预览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显示,预览时间较短情况下,执行颜色判断任务时,颜色这类具体形象信息被存储在客体档案内而非字母身份这种抽象信息被保存.然而随着时间进程的推移,与任务相关的信息逐渐消退,抽象信息开始发展.本实验结果支持有关客体档案内部信息随时间进程而发展以及客体档案加工受资源限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