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3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4篇 |
劳动科学 | 21篇 |
民族学 | 97篇 |
人才学 | 68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637篇 |
理论方法论 | 144篇 |
综合类 | 1602篇 |
社会学 | 348篇 |
统计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322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14篇 |
2010年 | 212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困境与超越——试论觉新、琴的形象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家》中觉新与琴的形象的文化价值。分析了儒学“仁”及传统责任意识的内在结构,指明“忍”是“仁”的重要表现方式,成为大众服从于统治者意志的更实用的儒学化身;人类进步意识——责任意识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由此,觉新陷入困境。对琴的现代文化心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剖析,说明独立、平等等现代意识融入传统观念,使琴超越觉新的困境,迈出一代女性新生之路的第一步。觉新和琴的形象的比较,警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反省。 相似文献
152.
张颖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1):85-87
本文通过对广州公交站牌名的调查,深入探讨了站牌命名背后所蕴涵的岭南文化意蕴及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并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对现有站牌名中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3.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F0003-F0003
4月25日,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建设座谈会上,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右)与广州大学副校长陈永亨(左)分别代表教育部与广州大学签署《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协议书》。 相似文献
154.
许怀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9(3):1-12
“好讼”是宋代比较普遍的民情,这一现象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具体印证。凭借大量的案例,再联系历史实情,可知“好讼”源于官吏贪腐、豪强奸恶,也是民众学法懂法、有文明维权意识的表现。江西农耕经济旺盛,耕地紧俏,因而争夺田产所有权的讼案很多。审理纠纷时因官员品德才干差异,有的贪财,甚至“自紊其法”,遂判决不公正。诸多关于教化与刑罚并举的判词,启发我们加深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理解,朱熹强调圣贤教人之道,也告诫生徒若不听教育,必将实施“学规”,予以惩罚。《名公书判清明集》是研究断代史、社会史、法制史等的珍贵资料,至今不失其借鉴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立足当下国人分享的价值共识,对于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表明了看法。这些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家、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国家、如何看待人类、如何看待自然等,《民法典》在回答这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其立法思想充分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1)
\"守住中国人的立场\"既是民族国家立场的表达,也是沦陷区知识分子应守的道德底线,对周作人而言并非故作装潢的门面话。周作人的\"中国\"之声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尊严的诉求和独立的姿态,无形中抵制了侵略主义者的文化殖民霸权。即便在他最自我不过的美文中也不难找出民族国家的剪影,不难寻觅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合影。与民族国家情结相比,闲适至多是一种调节,一种文化的平衡,彰显了现代性的喧哗与骚动。周作人的文章多被误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谐谑讽刺手法的运用,言近旨远的譬喻和\"夹行中的意义\"的审美诉求。对沦陷区的战时环境而言,周作人\"人的建设\"工程意义重大。翻译行为本身也成了周作人的有意批判和间接抗议。 相似文献
157.
信使服务是Windows 2000/XP下面的一种通信服务,通过它我们可以在网上象QQ一样进行实时的交流,但和QQ不同的是信使服务不需要拥有一个号码,它只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如果在局域网上,只要知道对方的计算机名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利用“net send”在命令行下面发送消息,也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中的“操 相似文献
158.
张秀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
本文从社会基本结构的角度入手对中日两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异质性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国和日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存在着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9.
ASP.Net已逐渐成为网络程序开发的主流技术,但很多开发者在使用ASP.Net开发时,对很多编程要点却未很好地掌握,本文将结合实例来介绍这些要点。 相似文献
160.
王晓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1)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生活方式逐渐转型的过程 ,一些年轻的夫妇离异之后给学校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破损的学生 ,简称“家损生”。如何针对这些“家损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本文作了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